胃经(穴位)---解溪穴
解溪穴(jiě xī xue) 别名:草鞋带穴,鞋带穴 解溪,经穴名。出《灵枢·本输》。解,散也。溪,地面流行的经水也。
解溪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散解,流溢四方。本穴为丰隆穴传来的地部经水,
至本穴后,因本穴的通行渠道狭小,地部经水满溢而流散经外,故名解溪。别名草鞋带。 属足阳明胃经。经(火)穴。解,散也。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
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布有腓浅神经,腓深神经和胫前动、静脉。 【取穴位置】 1.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2.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平齐外踝高点,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
(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处取穴。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腿十字韧带、胫腓韧带联合。皮肤由腓浅神经分布。
小腿深筋膜致密,在踝关节前方形成小腿十字韧带。
该韧带由附着于跟骨外侧前部的外侧束, 和附着在内踝及足内侧缘的内侧上下支组成。
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在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达胫、腓骨之间的胫腓韧带联合。 【主治功能】 功能: 舒筋活络,清胃化痰,镇惊安神。 主治: 1. 头痛,眩晕,癫狂。 2. 腹胀,便秘。 3. 下肢痿痹,足踝肿痛。 4.高血压 【穴位配伍】 1、配条口、丘墟、太白,有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膝股肿痛,脚转筋。 2、配血海、商丘,有和胃降逆的作用,主治腹胀。 3、配商丘、丘墟、昆仑、太溪,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踝部痛。 【临床应用】 主穴:阿是穴 配穴: 发于腕背部者配外关; 发于足背部者配解溪。 方义:囊肿局部围刺,可起到活血散结,疏调经筋的作用,配合艾灸的温通作用,
使囊肿尽快消退。 主穴:胃脘下俞、肺俞、脾俞、肾俞、太溪、三阴交、足三里 配穴: 上消者,配太渊、少府; 中消者,配内庭、中脘; 下消者,配照海、太冲; 阴阳两虚者,配命门、气海、关元; 烦渴、口燥者,配廉泉、承浆或金津、玉液; 多食善饥者,配合谷、丰隆、中脘; 便秘者,配天枢、大肠俞、支沟、照海; 多尿、盗汗者,配复溜、关元; 视物模糊者,配风池、攒竹、光明、太冲; 上肢疼痛或麻木者,配肩髃、曲池、合谷、八邪; 下肢疼痛或麻木者,配风市、阳陵泉、解溪、八风; 皮肤瘙痒者,配风市、血海、三阴交。 方义: 胃脘下俞又名胰俞,为奇穴,是治疗消渴的经验效穴; 肺俞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脾俞调节脾胃功能; 肾俞原穴太溪与肾之俞穴肾俞相配,滋补肾阴,清热润燥; 三阴交滋补肝脾肾三脏;足三里清胃泻火,和中养阴。 数字能量风水学、生命密码学、四柱八字学、梅花易数、大小六壬、姓名学、万事三角定律、金口诀、手相面相、马前课预测术、风水堪舆学、饮食改命学、饿命学、文昌风水秘籍、本命卦、奇门遁甲、洗髓功、胎息辟谷尽在国际国学研究院! 关注平台学习更多国学智慧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