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怎么处理以及预防?答案在此,36条救命法,收藏免后悔
(1)请马上回到温暖的室内 (2)小心脱掉淋湿的衣物 避免淋湿的衣服、袜子等吸收更多的热量。 (3)温水浸泡 把受冻的部位浸泡在 38 ℃ 的温水中,时间掌握在 20~30 分钟,直到受冻部位恢复知觉。 冻伤后的肢体知觉可能短暂丧失,千万不要自己调节水温,请家人帮忙调节或通过温度计估算,避免水温过高导致进一步的伤害。 (4)去医院 如果温水浸泡后,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建议去医院就诊: 无法恢复知觉; 受冻部位发紫、肿胀、疼痛等。 (1)拨打 120 或带孩子及时去医院 (2)把孩子转移到温暖的环境 (3)预先处理 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可进行必要的处理: 1)「解冻」 如果条件允许,可使用 38℃ 的温水浸泡,如果没有温水可以利用自己的体温。「解冻」后,冻伤部位可能出现烧灼感感、肿胀,皮肤可能出现水泡或变色(红、紫、蓝)。 2)避免冻伤部位皮肤破损 可用干净的衣物、毛巾把脚趾或手指隔开,避免因摩擦或搬动擦破皮肤,导致感染。 3)避免「解冻」部位再次冻结 「解冻」后一定要注意保暖,可使用干净的衣物包裹冻伤部位,避免再次冻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1. 轻度冻伤后烤火或者泡热水(38℃ 以上) 冷热急变是诱发冻疮的原因之一。当身体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末梢血管都在收缩,突然接触过热的热水或者烤火会使毛细血管突然放松扩张,局部血液循环立刻瘀滞,很快就会形成冻疮。 2. 严重冻伤,在寒冷环境进行「解冻」 严重冻伤后,如果在寒冷环境「解冻」可能导致「解冻」后的肢体再次冻结,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因此,严重冻伤后因在室内等温暖环境下「解冻」。 1. 注意保暖 尽量保持室温不低于 10℃,外出时,应注意薄弱部位的保暖。对于手足多汗的朋友,一旦发现手套、鞋袜已经被汗浸湿,应立即更换。 2. 松紧适宜的裤袜 紧身裤袜会影响下肢循环,更容易发生冻伤。挑选孩子的衣物时,要避免裤袜太紧身。 点击送您三份价值百万养生表 ↓↓↓↓↓ 数字能量风水学、生命密码学、四柱八字学、梅花易数、大小六壬、姓名学、万事三角定律、金口诀、手相面相、马前课预测术、风水堪舆学、饮食改命学、饿命学、文昌风水秘籍、本命卦、奇门遁甲、洗髓功、胎息、辟谷、内功智慧尽在国际国学研究院! 关注平台学习更多国学智慧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