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骨密度检查重点人群、参考指标及注意事项
提到骨密度检查,有人不禁要问:“有必要检查吗?直接补钙不行吗?” 即使是天天补,但是否有补进去,做一个骨密度检查,就会很清楚了。 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进行骨密度鉴定,有着以下3大作用: 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和骨折危险度的预测; 对内分泌及代谢性骨病的骨量测量,从而制定安全的、最佳的治疗方案,防止骨折发生; 病情随访及疗效评价。 适用人群 1.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 2.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者(绝经后、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3.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病史者。 4.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者。 5.X线显示骨质疏松改变者。 6.接受骨质疏松治疗需要进行疗效监测者。 7.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状旁腺亢进等)或服用可能影响骨矿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等)者。 8.孕妇在孕期3、6个月各测骨密度一次,以便及时补钙。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克/每平方厘米表示,是一个绝对值。在临床使用骨密度值时由于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绝对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 T值是一个相对值,正常参考值在-1和+1之间。当T值低于-2.5时为不正常。 注意事项 1.一般情况下,使用激素的患者,每隔半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就可以了。如果要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如何,每隔一年检查一次就可以了。 2.年轻时的生活习惯决定今后的骨密度如何,因此,应该从年轻的时候开始预防骨质疏松。要摄入足够的钙,如喝牛奶和骨头汤,适量补充钙片等。 3.饮食合理搭配,不要经常喝碳酸饮料。 4.多运动,每次运动30到40分钟,每周3到5次就有助于维持骨密度。 (本文提供数值仅供参考,具体诊断及治疗方法谨遵医嘱) 关注平台学习更多国学智慧正常 T值>-1 骨量减少 T值在-1到-2.5之间 骨质疏松症 T值<-2.5 严重骨质疏松症 T值<-2.5,同时伴有一个以上部位的骨折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