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感应区——魂魄交还的瞬间

QQͼƬ20191123151759.gif

瓜1.gif

微信图片_20191129153040.jpg

臓象概述

   在离区,无名指垂直对应的下方,感情线的上方,所构成的区域面积,称之为心理感应区。

心理感应是指人们在不知不觉之中,情绪与行为受到他人的影响、左右、支配,从而放弃原有的考虑、打算,乃至自己心中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这种影响不是从理性知觉通道输入的,而是通过情绪、行为暗示效应,无意识中接受的。心理感应有一个重要的机制就是循环反应。就是说,别人的情绪和行为引起自己产生同样的情绪和行为;反之,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也增加了别人情绪、行为反应的强度。大约以下几种情况最易接受感应:

1)在具有共同的世界观、信仰、态度的人们中,在高度心理相融的群体中,情绪和行为的扩散显得更快些。

2)独立性不强的人,也就是容易受暗示的人,容易接受心理感应。

3)紧张、恐惧的情景会使得群体成员易于接受暗示。

4)外向性格的人比内向性格的人接受感应的速度更快。

5)心理感应在朋友中比在陌生人中传播速度更快,感染力更强,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自己人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感应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成为激发人力量的一种强大动力,与单纯的说教相比特会事半功倍。

望色辨证

红色

①阴虚火旺;

②心肾不交;

③心火上炎;

④正在感冒发烧;

⑤血压增加;

⑥血脂增高;

⑦心脏负荷过重。


青色

①视神经轻度萎缩;

②心脏有气滞血淤现象;

③心脏功能下降,供血不足,预示着可能有突发和复发的可能;

④长期缺乏有氧运动;

⑤也见于一些严重的冠心病和心绞痛患者。


苍白色

①心肌供血不足;

②慢性疲劳综合征;

③贫血;

④低血压综合征;

⑤心理状态很差,感情非常脆弱。


黄褐色

①提示心脏动脉硬化;

②心理压力过重的人。


黑色(深沉浊)

突发性心脏病,易死亡。

观形察态

凸起

①心脏不同程度动脉硬化;

②脂肪堆积;

③心理压力过高,自我加压心理。


凹陷且萎缩

①缺VA、VE、VC

②视神经功能下降;

③心功能下降;

④心理压力过重;

⑤预防心脏病的复发;

⑥低血压,易发生心脑供血不足,老年易发冠心病。


关注平台学习更多国学智慧

0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收起

取消
  • 官方首页
  • 直播大课
  • 升级会员
  •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