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诊触诊八纲(经典收藏)

QQͼƬ20191123151759.gif

瓜1.gif

微信图片_20191130155131.jpg

触诊是采用手诊特有的抚、摸、按、感方法,分别用不同的力度与方式对手部皮肤、肌肉、关节等的温度、弹性的感知,手气的感应,以及被检查者触觉、痛觉的反应,提高手诊的精确性,弥补望诊的不足。手诊手道养生师在检查手部温度时,是以食指指端触摸手部各个部位的寒热温凉及其程度,因为此部位是人体最灵敏的部位之一,故对温度、力度、感知度的变化较为敏感,有利于我们区分不同臓象部位之间的微小差别。触诊一种感觉经验的积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与自我揣摩。

手诊触诊应该在手诊望诊彻底诊断结束之后,再用触诊的方法。手指触诊顺序,先上后下,先桡侧后尺侧;手掌触诊顺序,先周围后中央,先手掌后手背;区线,首先触诊臓象区,最后触诊臓象段;双手之间触诊顺序,应先左手后右手。

1、抚——春风拂面

微信图片_20191130155135.jpg

用指腹接触手掌皮肤表面,轻轻移动,重点感知皮肤温度、凹凸、干湿度、以及光滑度。如果皮肤粗糙干涩,多属于病程时间长,虚实夹杂。如果皮肤软嫩,多为虚证。


2、摸——拨弦抚琴

微信图片_20191130155137.jpg

指腹用不轻不重的力度,类似轻揉的方法,在手掌肌肉层仔细寻找各种感觉,重点探查硬软、有无硬结。采用摸的触诊方法,通常手部某区温度升高,表明该部位配属器官有感染或处于病理活动高峰期;反之温度较低,则提示可能是寒邪直中脏腑或本脏阳气虚衰。手掌的温度如果周围较低,中央尚温,说明元气未衰,即使有病也易康复;如果掌心发凉、颜色苍白、伴有冷汗者,则属气机衰微,多出现晕厥、泄泻、阳萎等症状。


3、按——潜水摸鱼

微信图片_20191130155140.jpg

指腹用适当的力度,压紧骨膜层,感知硬结的程度与活动度,询问是否有不适感觉。如困重,说明某处劳损;如疼痛表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如果发麻表示气不足;如果发木,表示神经感觉迟钝,气血严重瘀滞,经络严重不通现象。

以拇指指腹(或拇指指端桡侧缘)采用触诊按的方法,按压病人手指、手掌等各部位,以发现隐色、凹凸、硬节或病人告知有酸麻胀痛异常感觉来诊察疾病。按压检查的顺序是先纵后横、自上而下。当以一定压力按压后,受压区域常色褪去,这时再显露出的深部色泽即为隐色。若隐色鲜红,表明器官结构、功能正常,身体健康。但有时红色暗淡或局限性红色不鲜亮,则表明器官有炎症或疾病初发。隐色表面若为其他色泽,可根据五色主病来判断是哪一脏腑有病。

在臓象部位按压触诊到硬节、肿块等情况,多与先天缺陷、手术、结石、肿瘤等疾患有关,应引起重视。按压发现有空虚感,如脾、肾区有凹陷,提示患者曾作过脾切除、肾摘除手术,或先天单肾等或生理功能持续下降;胆、肾区、膀胱区出现砂砾样硬节,多是结石所引起,如胆石症、肾结石、尿路结石等。

如在按压触诊臓象部位出现硬结肿块,明显感觉按压时与周围同类组织不同,肿块下无根、可动,结合患者年龄、体质、性别等情况,提示有肿瘤或脏腑组织增生的发生。

按压触诊过程中,出现酸麻胀痛异常反应,也多提示有病:酸麻多属虚证或慢性难愈病变;麻木提示神经、循环系统或顽固性疾患;胀痛多为炎症、热证等。如异常感觉区在左右两手相互对应,病症阳性率更高。


4、感——手气感应

微信图片_20191130155144.jpg

手诊者将手掌放在被手掌者手掌上方时候,感应感知或共切共振到双方反应,不仅感应到手掌的臓象区的反应,而且感知到对方脏腑的状态或相关联的禅境。属于藏象医学诊法中的感诊,不属于气功或玄门诊法。精通高明的手诊师一般都比较擅长。以下以医者的手感为主:

全手发凉:

感觉有凉气从患者手掌冒出,说明患者属于寒湿体质。

全手发麻:

感觉手掌如微电流麻感一样,说明患者病气较盛,注意病气感染。

全手发痒:

感觉手掌发痒如蚂蚁苍蝇攀爬,说明患者具有毒素与血瘀。



5、硬——排斥紧绷

采用抚摸按的触诊方法,感知到手掌肌肉的弹性力度与程度,大于正常手部肌肉的弹性与力度,称之为硬,从而辅助判定病性属于中医实证的何种程度,推测疾病发展趋势。

成年人的手比小孩的手偏硬,男性的手比女性的手偏硬,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偏硬。

中医多见于血瘀和风湿。


女人手硬:

血瘀内分泌功能紊乱。(补血活血)
小孩手硬:

脏腑功能下降。(健脾益气)
老人手硬:

肾虚血瘀。
男人手硬:

肝气瘀滞。(清肝泄火)
关节发硬:

中风,癌症。多见于脑癌,脑萎缩的后遗症。
局部手硬:

中医上讲为气滞血瘀,痰瘀阻络。
手掌发硬:

并呈沉、浊、聚、青、黑状态时: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肿瘤体质。
突然发硬:

心脑血管病的突发;内分泌功能下降。

全手发硬,尤其早晨更硬:
①是类风湿的表现;
②也考虑肝病晚期;
③肾病综合症严重期;
④中风先兆;
⑤脑肿瘤等。
⑥西医上讲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


局部某一臓象区发硬:
①脏腑组织增生(骨质增生,子宫内膜增生,乳腺增生);
②脏腑组织的障碍,微循环失衡;
③慢性炎症;
④陈旧性劳损;
⑤毒素蓄积;
⑥脏腑或功能下降;
⑦脏腑组织有肿瘤或结石倾向;
⑧突发性疾病(注意明堂脑区,如果硬、干燥,说明体力透支,心脑血管紧张状态,内分泌功能下降,有突发性疾病的发生。
⑨在手上某一区域,明显比周围皮肤组织发硬:
说明该区所代表的脏腑组织有结石、硬化、坏死、肿瘤、功能严重不全。


6、软——松散无力

采用抚摸按的触诊方法吗,感知到手掌肌肉的弹性力度与程度,小于正常手部肌肉的弹性与力度,称之为硬,从而辅助判定病性属于中医虚证的何种程度,推测疾病发展趋势。

整个手软:
①心气亏虚,气血不足;
②脾胃虚弱;
③肾虚体质(中医);
④本身免疫力比较低下;
⑤心脑血管功能低下;
⑥低血压综合症(糖尿病);
⑦慢性疲劳综合症;
⑧内分泌不足;
⑨缺乏营养:蛋白质,B族,钙,铁,锌,VE。

局部发软:
①虚症。气虚,气虚血瘀(中医);
②该脏腑的营养不良造成的功能低下;
③慢性炎症;
④该脏腑先天性功能紊乱;
⑤该脏腑曾经受到意外损伤。


手软分类:

过分柔软如绵、无力:是肌无力,肌萎缩,中风引起的瘫痪。
手软的可以向手背方向弯曲:说明脾胃虚弱和神经衰弱,多见于心脾两虚证,此类人优柔寡断,思虑过度,容易在心理暗示下产生各种神经官能症。
男性手软:

①性功能较差;②低血压;③内分泌不足;④性变态。
女性手柔:

软润泽有弹性,皮肤细腻光滑,属健康表现,易内分泌不足。
大鱼际软得似棉花一般说明:①脾胃功能低下,②消化系统衰弱,③贫血,④气虚表现,⑤大量缺乏锌,铁,钙,蛋白质。

7、热——如火炙手

采用抚摸的触诊方法,感觉到手掌整体或局部温度明显高于正常温度,我们称之为手热。手热由程度的区别,手越热越严重,多称为发烧,手热的时间越长,表示病情越越为重。手热不一定手必发红。

掌内发热

①体质有慢性炎症;
②有宿便毒素;
③阴虚火旺;
④身体的某个脏腑功能亢进;
⑤服用某些药品(扩张血管的药、春药)。

过热发烧:
超出正常体温的数值,即为过热。
外感发热:为炎症,血瘀,避免传染病。即手背较手心热,多于发烧和炎症急性期。

定时潮热:

发热如潮水一样有定时,每天到一定时候体温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现)。这种突然发热的感觉会从躯干传递到脸部,令人不快。有的妇女满脸通红,也有人感到心跳加快,感觉焦虑。这样的情况可能一天出现几次,甚至每个小时都出现,因人而异。潮热来临时,人的体温并没有变化,真正升温的是皮肤,有的更年期女性皮肤温度甚至会升高3.9℃,不过一般来说只升高约0.6至2.2℃。通常,潮热感会持续30秒至5分钟。

中医阴虚火旺或内伤发热;高血压倾向,相当于肝阳上亢;多见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糖尿病、甲亢;也见于长期便秘造成的宿便毒素蓄积所致的午后潮热。

手心发热:
心火亢盛,心烦,失眠,恶梦不断。湿热内蕴,胆胃失和的初期表现。

整个手热:
感冒,传染病发烧,内分泌亢进。
手背较手心热,多是发烧和炎症急性期。
手掌温度高于手心温度,多是血脂高或血压高。
手掌红热,为炎症,血热。


8、凉——如水似冰

采用抚摸的触诊方法,感觉到手掌整体或局部温度明显低于正常温度,我们称之为手凉。手凉由程度的区别,手越凉越严重,手凉的时间越长,表示病情越长。手凉不一定必然苍白。

掌内发凉:
①阳气虚,肾阳虚,心阳气不足(中医)。
②免疫力低下,发生感冒;
③内分泌不足;
④微循环障碍;
⑤严重的低血压综合症;
⑥危重病人休克前期;
⑦服用某些药物之后(收缩了毛细血管而变慢)。
⑧精神过敏或精神紧张;
⑨心脏功能低下。

全手发凉:
为阳虚或气血亏虚。

手凉脸凉:

腰疼腿困,气血亏虚;如果久病之人,突然手凉,为即将死去之症,高烧病人手凉,是即将惊厥昏迷之危象。
如有心脏病的人,手心温度低于脸部温度和掌部温度时,为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中医多为心阳衰微


关注平台学习更多国学智慧

0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收起

取消
  • 官方首页
  • 直播大课
  • 升级会员
  •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