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诊启蒙

QQͼƬ20191123151759.gif

瓜1.gif


 当人的胚胎成长到5周左右时,手就已经出现了,但非常小,如同鱼的鳍一般。在随后的发育中,手指慢慢开始成长,手指之间的蹼渐渐退化。到了11周的时候,手的关节、肌肉甚至指甲都已经发育完全。所有的功能已经齐备。一个20周大的宝宝,在母亲的肚子里,已经会用幼嫩的手指给自己的耳朵挠痒了。每只手都有29块骨头,这些骨头由123条韧带联系在一起,由35条强劲的肌肉来牵引,而控制这些肌肉的是48条神经。整个手掌结构由30多条动脉以及数量众多的小血管来滋养。微信图片_20191130170759.jpg

人手何用?


在哺乳动物中,人类的手独一无二。大拇指同其他4个手指相对的结构是人手的最大优越性,许多类人猿可以将自己的拇指和食指对合,但不能将拇指与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对合,因为它们的手指不够柔韧。只有人类,可以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手指,这是人类文化和科技进步的关键。

微信图片_20191130170803.jpg

人类的手指十分灵敏,可以感觉到振幅只有0.00002毫米的振动。人们也习惯于在说话的同时比比划划,或者完全用手势来表达感情。原始人类曾经用全身各个部位的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在有了口头语言之后,最初的肢体语言都逐渐被淘汰,除了手势。研究发现,在说话时做手势有助于思考、表达和记忆。在大脑的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神经元联系。大脑在说话时会变得活跃的那一部分,在做手势时同样也会活跃起来。科学家还发现,大脑控制手的活动的区域,分布在运动中枢里几个不同的部位,面积达到大脑皮层的四分之一。一个简单的手的动作,例如举起一杯牛奶送到嘴边,会使大脑皮层出现特别强烈的兴奋,这一直是令神经学家不解的谜?


手掌常态

除了天生有残缺或有增生,一般人有左手和右手各一,每只手有五只手指,包括有三节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又名尾指),以及只有两节的拇指,但亦有可能出生时已长有第六指。五指之尖有指甲,而且各有长短,并长于在手掌之端。手掌的中心称为掌心,而掌心中有掌纹。掌纹会随着时间而加深,所以老年人总会比初生婴儿有更深掌纹。手掌心与手指头的一方有指纹,是手背没有的。

五指能各自向内弯曲,并能左右轻微摆动。人类透过弯曲手指做出不同的手势,包括五指紧握的拳头、食指与中指举起的V字手势及举中指的不雅手势等等。当有些手指竖起时,左右两旁的手指可能会较难触自弯下,如当其他手指弯曲时,无名指不能完全竖直,或当其他手指竖直时,小指不一定能完全弯曲,但这些情况都可透过不断练习,放松手指肌肉及训练手指神经来做到。普通人的手指通常只能笔直竖起,但有些人的手指天生能向外弯得更多,并能借助另一只手或其他物件来完全接触手背,并且不会脱臼。

手和其他身体部分一样,在最外层的皮肤之下有提供养分的血管、和大脑沟通的神经以及透过收宿及放松来做出动作的肌肉,肌肉之下是骨头,两者由肌腱互相连接。骨头与骨头连接的部分形成手指之间及手腕等各个关节。由于手的大小较细而且关节多,手的骨头一般比身体其他部分的较小(脚趾骨除外)。手执行脑的指令来做出动作,并能透过皮肤感受周遭环境温度和外物的质感,再通过神经网络,向脑汇报。成年男人的手背,包括手掌背方及手指背的皮肤上,可能会长有毛发。微信图片_20191130170807.jpg

常手形态

首先是看手的长度、厚度,与整体相配协调,再就是从一般情况看,掌面要光洁明润,中间凹,四周肌肉发达高于中央,特别是大小鱼际饱满,各指根部丰满,弹性好;手背丰厚,掌骨间肌充实,除掌指关节在掌背稍有显露外,掌骨不应在背侧显露,也就是所谓的“不露筋骨”。手背走行的静脉明晰而没有曲张,局部凸起;手指自掌指关节到指端应有渐细缓的趋势,特别是指的一二指关节不应呈圆突状,而使手指间隙增大形成棱形空隙。掌面观各节指节间纹分布匀称,纹线连续,上下集中,背侧各指一二指关节(拇指只一个)纹集中连续性好;指甲平滑光洁,一般为末节指节的3/5,呈长方形拱起,顶端横径稍大于基部横径,指甲基部的白色象半月型的部分称指甲半月,简称“甲半月”。甲半月应与各指中央对称,偏移不大。甲面无纵横沟纹,甲上无干扰斑,指甲对称,不偏斜,无凹下或末端翘起。微信图片_20191130170811.jpg


健康色泽


微信图片_20191130170814.jpg

大致可分为手掌颜色:手指颜色、手背颜色和指甲颜色,细分还可以有分区颜色。中医对色泽及其变化比较重视,就我们黄种人而言,正色可概括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色的“含蓄”,指隐而不露,也可以说是色中有神,有光泽。手的颜色可直接或间接反应出包括人体肢端或周围系统供血及营养状况的很多信息。

一般情况下,手掌呈有光泽的浅红色,中央色稍浅于四周,手上纹线色又较四周色深,主线色清晰且最深,整个手掌颜色较手臂部红润;手背颜色比掌色深,光泽度不及手掌,呈黄棕红色有光泽,背掌交界处形成赤白肉际,手背与上臂背侧无明显差别;手指掌面各节间色以2~4指第二指节色最与掌面四周色接近,第一指节稍浅,有时接近掌心色,指末节色略深。手掌各部间颜色并无明显界限或过渡。2~4指根部经常抓握或持重可出现较其他部位色明显不同的烟黄色或浅咖啡色,这是正常的。甲色包括指甲本身颜色、甲下色和半月色。

正常情况下,手指自然弯曲对光观察,甲色透明,甲面光洁适中,没有暗斑、白色斑点、干扰纵横沟纹;甲下色充盈,呈均匀的淡粉红色,没有瘀点瘀斑;半月呈润白色,与甲面色有明显界限,甲与指末节背侧连接部颜色深于指背色,呈棕红色,指背色与掌背相仿。不同地区、季节及个体可有差异,手色有变化,一般说来,在进行诊查时,应先据被诊者整个手的颜色确定大致类型,再找出该手的相对正色,然后分部分区与此色比较。细致说,分区还应有不同的随时随季变化现象。

常手温度

手的温度与地区环境和人体内部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的情绪变化对内部干扰较明显,因此表现出手的温度和人的情绪间的一定关系。手的温度主要是指手掌及掌侧指节的温度,因为整个手背部温度变化不大,且不敏感,参考意义不显著。手的温度实际上是掌侧汗腺液分泌的一种量度指标。手的汗腺分泌与情绪变化有关,且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微信图片_20191130170818.jpg

汗腺先自小鱼际及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端分泌,然后是掌心、指根、大鱼际及指的其他指节线,指节。拇指汗腺分泌稍慢。在紧握拳头时,手会渗出汗水来,在紧张情绪下,汗腺分泌非常旺盛,手掌渗汗是难以控制的。有的人的手极易出汗,有的人的手又非常干燥,这些都是不很正常的。渗汗或温度的改变,可以调节手温,如汗腺分泌失常,再加上一定的外界因素,可导致手温调节紊乱,血循环失常等。温度的变化可以人为感知或观察到。


常手力度



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中,手的力度差别很大。一般对手的力度的考察都以握力为标准,男子较女子大得多,有的大约2~3倍,这与遗传及后天的锻炼关系密切。我国正常成年人握力的一般范围,男子20~45公斤,女子15~40公斤。在特殊情况下,还要对手指的外展力和夹持力进行检查,常用于一些神经科检查中。微信图片_20191130170822.jpg


润泽适度


手的润泽度的细小变化是较频繁的,由它独立的调控结构使之维持在一定水平范围内,也就是说手湿是在变化中求得平衡的。手对湿度的变化相当敏感,随后的调整也相当迅速。一般情况下,手背湿度与体温相仿,掌部湿度略于体温,其间的差大约为0.2~0.8℃或更高一些。另外,手掌不同区域的湿度亦有差异,中央和四周有时可呈明显感觉到的湿度差异,这也在不少疾病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微信图片_20191130170825.jpg


关注平台学习更多国学智慧

0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收起

取消
  • 官方首页
  • 直播大课
  • 升级会员
  •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