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诊工作之前的基本要求
1.姿势 求诊者以指尖对着手诊者,与心脏同一水平位置,手自然伸平,五指自然分开。将手放到50px左右的软硬适中的手诊诊垫上。 2.态度 对待求诊者,郑重、和蔼。解说分析时尽量采用幽默、生动但又不失专业水准的语言,不可夸大病情,或隐瞒事实。但要注意部分认的健康隐私。 3.温度 15℃——27℃下为好,恒温25℃左右最为理想。 4.湿度 80℃左右。不过分干燥或潮湿。 5.光线 自然光线充足的地方,不是在阳光下。任何再明亮的灯光,在颜色的分辨与纹理的深浅辨别中,都会产生视觉变异,从而引起诊断失误。 6.区域 相同区域,手诊中会有共性表现。区域对人体会产生不同影响,对手诊也会如此。 7.年龄 不同年龄,脏腑发病的规律不同,手诊纹理与颜色、形态表现也明显有年龄上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年龄在手诊中的诊断,是很重要的先决条件。 8.性别 不同性别,发病的病因不同,病种不同,表现在手诊中,自然也有所不同。尤其是诊断结果分析时,更要了解一下男女性别上差异,生理上的不同,否则男冠女戴,怡笑大方。 9.职业 大部分职业都要通过手来完成,但不同职业对手的要求也不同。简单地讲,脑力劳动者,虽然受的活动强度不大,但要求精细的动作很多,手纹与颜色形态多细腻或丰富,颜色多清浅,纹理变化复杂;体力劳动者,虽然活动很强,但比较简单用力,手纹与颜色形态一般多磨损或粗大,颜色多浊。纹理变化较少。同时不同职业,也影响人体的脏腑健康状态,同样在手诊中也会有表示。 10.教育 教育程度,决定了对健康的理解与接受能力程度。 11.环境 在安静的场所手诊的结果,要比噪音污染的环境下诊断准确率更高,这是实践得出的一句真话。 12.工具 可以用放大的原理进行观察,主要使用的工具有: ①放大镜:不同的放大倍数,可以观察的更仔细。随身携带,方便直观。 ②视频手诊仪:进行视频电子放大,通过显示器显示,补充微观辨证的不足。 ③生物电探诊分析技术:采用生物电采集分析装置,弥补纹理与颜色形态在未形成手诊特征时的诊断,并且可以动态观察脏腑的状态。 关注平台学习更多国学智慧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