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微信图片_20200210115342.gif

71.png


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


 人,空手而来,空手而回,一切都是世界的恩赐。


这些恩赐没有一样是坏的,所以,待人处世,我们该常怀感激。


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对别人那么好?


其实是对自己好,常怀感恩,自然少抱怨与嗔恨,心存正念,往往快乐的多。


01


感恩,人生所有的相遇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


每一个出现在你生命里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生命里的,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缘份,都有原因,都值得感恩。


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自己的学费,正挨家挨户的推销商品。


可是男孩的推销一直不是很顺利,人们似乎对他的产品不感兴趣。就这样到了傍晚,男孩依然没有卖出一件商品。


一整天没有吃饭喝水的男孩,此时十分疲惫和饥饿,他绝望的想放弃。


走投无路的他敲开一户人家,希望主人能施舍给他一杯水。


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看到男孩的样子,也许是猜到了他很饥饿,便走进家中,拿了满满一大杯牛奶出来,递到了男孩的手上。


男孩和着泪水喝下了牛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对生活也重新有了信心。


70.jpg


许多年以后,当初的那位年轻女子已变成妇人,因为病情严重,便被转到了大医院。


而当年那个贫穷的小男孩如今已是著名的大夫。令人惊喜的是,在巡查病房时,他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当初曾经帮助过他的恩人。


后来,他回到办公室,下定决心要竭尽全力治好恩人的病。在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和不懈的努力之后,手术取得了成功。


但昂贵的医药费很让妇人发愁,一场手术之后她几乎要变得一无所有。她硬着头皮办出院手续的时候,费用通知单上的一行字引起了她的注意,手术费=一杯牛奶。

她看着这行字不禁流下了眼泪,好像看到了多年以前,那个傍晚,一个贫穷的小男孩,和他那颗念念不忘的感恩的心


我们生命中的所有遇见,是因缘相遇,因情生暖。


要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并有助于你。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心怀感恩,施人以爱,最终爱与福报都会返回到你身上。


感恩,每一次遇见,无论,你遇见谁,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那都是我们该去的地方,经历了一些我们该经历的事,遇见了我们该遇见的人,感恩今生彼此的相遇。


懂得感恩,幸福就会不请自来。


69.jpg


02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


《心地观经》中讲:“世间一切善男女,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心,知恩报恩是圣道。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懂得感恩父母。


古德有云:“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檀雕刻,即今现在双亲,就是释迦弥勒,若能诚敬得他,何用别求功德。”


古时候有个名叫杨黼[fǔ]的人,他感觉人生无常,立志修道,听说无际大师的道行很高,为了要亲近明师,他就辞别双亲,离开故乡,去访师求道。


路途中,遇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和尚,他向老和尚很恭敬的顶了一个礼。


老和尚问他:“你从哪里来?到这里来做什么?


他答道:“我从外地来,想拜访无际大师,修学佛法的大道。


老和尚听后又说:“你要见无际大师,那不如见佛。


杨黼问:“我很想见佛,但不知佛在哪里,请您指点我。


老和尚又说:“你赶快回家去,看到肩上披着大被,脚上倒穿鞋子的,那便是佛了。”说完老和尚就离开了。


杨黼听了老和尚的话,深信不疑,立马整理行装,雇舟返乡,在路上跋涉了一个多月。


到家的那天,已是黄昏,他敲着家中的大门,呼唤母亲开门。


母亲一听是自己的儿子回来了,欢喜得从床上跳起来,来不及穿衣服,把棉被披在肩上,倒拖了鞋子,就匆匆忙忙的迎接自己的儿子。


杨黼看到披衾倒屣的母亲,顿然觉悟老和尚的话,世人只知哪里有高人,殊不知真正的活佛时时在我们的左右啊!


从此,杨黼竭力孝顺双亲,在物质上,尽量使父母满足,在精神上,尽量使父母快乐。后来,杨黼享八十岁的高寿,临终时,诵金刚经的四句偈,安详而逝。


68.jpg


孝是百善之首。如果连对自己恩德最大的父母都不能供养,那拜佛供神都是无益。


人们总是到处祈求福报,却不知一个人最大的福报,就在自己的身边。


佛陀说:海水可斗量,父母恩重无法斗量。孝顺供养父母的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挡不住福德。


若一个人说话不顶撞父母,和父母说话柔声软语,供养父母,那么,无论是谁都会非常尊敬你,都敢信任你,帮助你,你身边的贵人多了,福报自然也会多。


要知道,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孝顺父母,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


03


感恩,可以改变命运


《正法念处经》:“若人少恩常念不忘,知恩、报恩,得大功德。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个老人,他有五个孩子,但是个个都不愿意养他,老人走投无路,只好沿街乞讨。他觉得人生充满了痛苦,也怨恨子女的不孝。


一天,老人遇到了佛陀,便问道:"慈悲伟大的佛陀啊,您能改变我这悲惨的命运吗?"


佛陀听后就问他:"你知道感恩吗?"


老人回答:"我不懂什么叫感恩,还请佛陀开示。"


佛就指着他要饭的拐棍说:"你对你手上的这根拐杖感恩吗?"


老人听了这话,想想说:"我当然感恩这根拐杖了!我出去要饭,遇到了凶狗,它是我的打狗棒。在崎岖的道上行走,上坡下坡,他是我安全的支撑。我累了的时候,就枕着它睡觉。对于这根拐杖,我真正要千感恩、万感谢啊!"


佛陀听后很是高兴,说:"那你从今以后,就天天拿着这根拐杖,不停的去说感恩,说到一定的时候,你的命运就会改变了!"


67.jpg


老人听了佛的教诲,深信不疑,此后不但对拐杖说感恩,也感恩施舍给他的一切好心人,以及伤害他、欺骗他的人。感恩让老人的心中再无一丝怨恨。久而久之,他就契入了一种三昧,名叫"感恩拐棍三昧。"


有一天,佛陀在讲经。老人心想:我现在的幸福全是佛陀赐予的,我要去感恩!于是他便向佛陀讲经的地方而去。


佛陀见到他来了,对大众说:"我们今天请一位老修行来讲讲他的感恩三昧。"


于是佛陀把他请上台,请他讲述他感恩的故事。


刚好老人的五个孩子也在下面听经,他们听到自己的父亲说,对一根拐杖都要至诚感恩,更何况对于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如果都不知道去感恩、报恩,这样的人是无法成佛的!


老人五个孩子良心发现,听完经后,都争先恐后跑上台去,争着要孝养自己的父亲。


这时佛陀对老人说:"你的命运现在已经改变了!一个有感恩心的人,他便什么都有;一个没有感恩心的人,他便什么都得不到。"


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


老人的幸福从感恩一根拐杖开始,再到感恩父母、亲人、朋友、社会甚至感恩伤害自己的人,心中的怨早已不见,这样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满满的幸福。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一心之慈,万物皆庆。心怀感恩,是度人也是度己。心怀感恩做善事,必能改命,修福避祸。



利益众生终利己,感恩众生终利己,感恩的力量与天地人息息相通,通则达,达则大成!


感恩,不只是感恩大恩大德,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良的人性美。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他仍是个贫穷的人;懂得感恩并知恩报恩,才是天下最富有和最快乐的人。

二维码.jpg
关注我们
学习更多国学智慧
微信号:国际国学研究院

0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收起

取消
  • 官方首页
  • 直播大课
  • 升级会员
  •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