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品差的人,人品不会好

微信图片_20200210115342.gif

12.jpg


古人说得好:亲兄弟,明算账。

钱财这个事,再亲密的人,也不能免俗。

对待金钱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和他人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钱品不好,那么口碑人品,一般也不会太好。

1


借钱拼人品,还钱识人品

人在江湖飘,谁还没遇到个朋友借钱的时候。

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就怕是借钱不还,一直拖着。

最后人财两空,钱收不回来,朋友还骂你小气。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

挺好的俩人,因为一次借钱,搞得老死不相往来。

最后朋友说:他再也不借钱了。

俗话说得好:

借钱是朋友,索债成冤仇。

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面对如此窘境,干脆,有人觉得与其借钱,不如“送钱”。

借钱的时候就做好别人不还的打算。

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交给朋友一笔钱。

还钱是惊喜,不还也就不再借了。

这样虽然损失了钱财,但是朋友还能保住。

但是话说回来,那些不懂感恩,借钱不还的朋友。

其实没必要挽留。

借钱拼人品,还钱识人品。

借钱不还的人,还是尽量远离得好。

11.jpg


2


爱占小便宜的人,往往有人品大毛病

人和人交往,讲究一个礼尚往来。

但是有些人,以占人便宜为乐。

有人就曾在网上吐槽过自己的闺蜜。

俩人十几年的交情,最后因为份子钱闹得不欢而散。

闺蜜结婚,她随了六千。

她结婚,闺蜜随了六百。

她和闺蜜理论,闺蜜说:“这么多年的交情,还比不上几千块钱吗?”

她哑口无言,最后俩人再也没有来往。

都说吃亏是福。

可是如果别人老让你吃亏,那这福气估计没有几个人受得起。

趋利避害是本能,慢慢大家就会疏远。

时间久了,就成了孤家寡人。

多个朋友多条路,没了朋友也就没了路。

当你真正遭了难,才发现没有谁愿意帮自己。

这个时候,后悔也晚了。

都说贪婪是人的本性,然而能够为别人考虑,不占便宜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教养。

10.jpg


3


不占便宜是教养,人情往来是修养

《红楼梦》里有个刘姥姥。

家里闹饥荒,被迫来贾府“打秋风”。

借着祖上的交情,贾府难得慷慨,借给一些银子,让她得以活下去。

第二年的时候,刘姥姥特地给贾府送来自己种的瓜果蔬菜。

虽然并不贵重,但是贾府众人感受到了这份心意,也明白了刘姥姥的人品。

就连王熙凤都被她打动了。

后来贾府遭难,凤姐的孩子流落青楼。

是刘姥姥变卖家财,把巧姐赎了出来。

古人说:投桃报李。

感情从来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双向的奔赴。

你来我往才热乎。

要是一味占别人便宜,你占一点,感情就淡一点。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多年之前,有人向外地的同学借1000块钱。

因为是外地汇款,扣了十块钱的手续费。

所以实际收到了990。

后来这个人还钱也还了990。

同学说:“我打了一千给你啊。”

他说:“手续费又不是我收的,反正我只收到了990。”

挺好的朋友就这样疏远了。

古人说:“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真正长久的友谊,一定是互相付出,懂得等价交换的。

钱上分明,不占人便宜,才是友情最好的保障。

二维码.jpg
关注我们
学习更多国学智慧
微信号:国际国学研究院

0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收起

取消
  • 官方首页
  • 直播大课
  • 升级会员
  •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