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好的养生:忘
年轻时总要把什么事都记得清清楚楚,现在才发现,善忘其实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随着年岁增长,精力本就越来越有限,如果再背负太多记忆,只会徒增自己的负担。 养生之道,贵在善忘。 该忘的忘,该放的放,清空消耗自我的负能量,才能怡然面对生活。 成年人的世界,不如意十有八九。 其实遇到烦恼不可怕,怕的是总把各种烦心事装在心里,惦念不忘,不仅于事无补,还容易积忧成疾。 知乎上看过一位网友的故事。 两年前,他因为工作晋升失败,一度感觉很受打击。 接下来的日子,他都在反复回顾自己失败的原因,认为自己是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然而,越回味,挫败感越重。 到后来,甚至开始为此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成天精神恍惚。 直到有一天,看到他又坐在那儿发愁,4岁的儿子忽然走了过来,对他说: “爸爸,你可以给我做一艘船吗?” 当时的他哪有心思做船,但苦于被儿子缠住不放,只好勉强答应。 为了做那艘玩具船,他花了大半天时间。 把船做好,交给孩子的那一刻,看着孩子欢呼雀跃的神情,他才想起,自己在这半天里,居然完全忘记了烦恼。 自那之后,他便开始在家里忙乎起来,到处寻找需要干的事,并列了份清单任务给自己。 而随着可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他不仅很少再想起那件事,人也重新恢复了活力和健康。 很认同他在故事结尾写的一段话: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真的太钻牛角尖了,没必要。人还是要学会向前看,不把烦恼当回事,它就不是事。” 有些人遇到问题,习惯放在心里仔细琢磨,思来想去。 殊不知,耿耿于怀最伤怀。 很多时候,人不开心,往往就是因为记性太好。 孔子在《论语》中有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圣人也有烦恼,只是他不会去惦记它,而是选择用乐观的心态驱逐烦恼。 快乐并非无忧,是学会了忘忧。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常言道,人生百味,情最浓。 可是情之一字,最动人,也最易伤人。 当一段感情已经无望之时,遗忘才是对自己的成全。 2010年,停笔许久的李宗盛,写下《给自己的歌》。 在歌中,他用平实浅显的字眼,道出了扣人心扉的情感真谛: “该舍的舍不得,只顾着跟往事瞎扯,等你发现时间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在此之前,李宗盛已经结束了和林忆莲的第二段婚姻。 年过半百,爱过,也伤过,又回到孑然一身。 离婚后,李宗盛一直独居在上海,选择回到音乐的起点,创办吉他工厂。 他将自己的品牌命名为“木吉他”,生产的每把琴都是经手工制作,并由他亲自调音。 为此,他每天忙碌不停却乐此不疲。 对制作吉他的热爱,慢慢冲淡了他在情感上的创伤,也使他的性情越来越归于平和。 这才有了后来那首歌的诞生。 我想,对于前尘往事,他依然还是会有些许遗憾,但更多的应该是历经世事颠簸后的通透与释然。 正如网上很多人所评价那样的,这是一首真诚的自我审视之作。 而它动人的地方在于,李宗盛写的是他自己,每个人从中读到的,却是各自的情感历程。 世事难料,有时候,再深情的付出,也有可能得不到回报。 但聚也好,散也罢,我们终究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正如有首歌所唱:不是所有感情都能有始有终,孤独尽头不一定惶恐。 一辈子很长,学会挥别旧情,方能拥抱新生。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缘起缘灭自有定数,无法强求,也强求不来。 既然如此,何不以淡然之姿静看缘起缘落。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前尘往事且让它随风去,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个真正属于你的人,才会为你而来。 丰子恺先生曾在香港《新晚报》上发表过一幅画。 一位老翁悠闲地坐在屋前的石凳上。 斜阳夕照,老翁拿着梳子,缓慢地梳理头发,身后不远处站着一群他的儿孙。 画上还有一副字:满眼儿孙身外事,闲梳白发对残阳。 纵然身处“满眼儿孙”事的大家庭 ,老翁悠然独坐一处的姿态,仿佛已将不远处嘈杂的世界完全忘之脑后。 已然达到了处世的大境界,心中自有天地,无物可扰。 生活中,常听有人感慨,是一地鸡毛的生活,把自己折腾到心烦意乱,身心俱疲。 但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处处皆修行,生活处处皆道场。 有忘掉境遇纷扰的智慧,才能修炼出心静如水的从容。 在长沙读书时,毛泽东知道自己心性还不够沉静,就想到一个方法,每天故意坐在闹市口看书,以培养自己的静心、恒心。 得益于此,后来的他完全做到了读书不择场地,不讲条件。 在大军围困的井冈山上,在枪林弹雨的长征途中,无论所处的环境有多杂多乱,只要一拿起书,他都能立马入神,如痴如醉。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谁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处境,却可以决定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它。 内心安静淡然,再差的境遇,也能处变不惊。 反之亦然,给你再大空间,也无法安之若素。 所以,那些让心变乱变浮躁的东西,要学会及时把它清理干净,化繁为简。 干扰自己的话,听听就好,不重要的琐事,暂时搁置也无妨。 白居易作有诗言: “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 世间难有清净之地,但我们可以努力在繁杂的生活中为自己开辟一块净土。 闲适由心来,神安人自清。 忘掉境遇好坏,凡事追求简单,总有一天,你会寻回真实的自我。 “万法皆空,静观乾坤本来无物; 世人皆爱以各种式寻求养生之道,然而万法归一,大道至简。 心中无事即长生。 不困于忧愁,才有快乐;不囿于情爱,才得自在;不乱于境遇,才有平静。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归零又重启的过程。 当忘则忘,身心无恙。 余生,愿我们都能做一个善忘的人。 卸下多余包袱,让身心得到滋养,让生命活出精彩。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