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穴位)---大椎穴
大椎穴(dà zhuī xue) 别名:百劳穴,上杼穴 【取穴位置】 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位置】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颈横动脉分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 【功能主治】 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防治感冒:在大椎处刮痧(要刮出痧点)或拔火罐(留罐10分钟,如有咳嗽可在双侧肺俞加拔火罐);淋浴时也可用水柱冲击大椎处,水温需要高一些,以能忍受、不烫伤局部皮肤为度。 治落枕及颈肩不适:在大椎处涂上红花油类具治疗跌打损伤作用的按摩油,然后拔罐并留罐10分钟即可。肩部也可加拔几只火罐则效果更好。 治粉刺:采用刺血加罐的方法。先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随即加拔火罐,以出血为度,10分钟左右起罐。3-5天进行一次治疗,可活血通络、祛毒养颜。 附:肺俞穴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穴位配伍】 配肺俞治虚损、盗汗、劳热; 配间使、乳根治脾虚发疟; 配四花穴治百日咳(双膈俞、双胆俞); 配曲池预防流脑; 配合谷治白血球减少; 配足三里、命门提高机体免疫力; 配大椎、定喘、孔最治哮喘; 配曲池、合谷泻热; 配腰奇、间使治癫痫。 【穴位治法】 斜刺0.5~1寸;可灸。 艾灸:可以温和灸10-20分钟,可以泄热,补阳 【理疗方案】 1、按摩 患者取坐位,使用一手食指指尖垂直按压在大椎穴上,逐渐用力深按,按而留之,每次按压30秒。然后沿穴位作旋转式按揉,力度由轻渐重,方向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0圈,防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多用于补虚)。 穴位按摩治颈椎病 第一招:用拇、食、中三指揉拿对侧颈肌3~5分钟。 第二招:用双拇指侧缘由上至下交替推摩颈后部2~3分钟,再用双手拇指揉按风池穴1分钟。 第三招:用两手食、中指按压颈椎棘突两侧,同时配合头部的前屈后伸动作,约5分钟。 第四招:用食中二指按揉大椎穴、肩井穴,再点按曲池、合谷、内关等穴,每穴1分钟。 2、蒜茸敷 患者取卧位或者坐位,将新鲜大蒜捣烂成蒜泥,在大椎穴上涂少许跌打万花油,将蒜泥均匀敷于穴位上,蒜泥面积以直径1-1.5cm为宜,每次大约20分钟,局部潮红微热为度,每日1~2次(多用于退热,尤其适合小儿发热)。 3、悬灸法 取穴时仰卧位或坐位。患者低头正坐。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距离皮肤约2~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使局部有舒适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多用于补虚)。 【养生建议】 “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理一身之阳气,而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也就是说,全身的阳气都在大椎穴处交汇。针灸推拿这一要穴,能达到调节全身阳气的目的,对头痛、发热、咳嗽、气喘、颈椎病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数字能量风水学、生命密码学、四柱八字学、梅花易数、大小六壬、姓名学、万事三角定律、金口诀、手相面相、马前课预测术、风水堪舆学、饮食改命学、饿命学、文昌风水秘籍、本命卦、奇门遁甲、洗髓功、胎息辟谷尽在国际国学研究院! 关注平台学习更多国学智慧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