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九 | 九大养生智慧
民间说:“三九四九冰上走”。 三九天,也就是冬至过后27天,它被认为是一冬之中最冷的一段日子。 中医认为:“孤阴不长,孤阳不生。”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才能使人体阴阳调和,达到养生防病的效果。 在最寒冷的日子里,应该怎样养生保健,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 顺时养生 中国人一直讲究天人合一。 养生一定要顺应天时的变化。 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也是最应该收敛蛰伏,藏养身体的时候。 早睡晚起,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起床,有助于藏养阳气。 平时多注意防寒保暖,补充营养。 这样才能在来年开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静神养生 在过去,冬天人们一般选择在家里待着。 在寒冷的冬日里,不过度消耗自己的能量,才能安和五脏。 冬天是蓄力的季节,而不是勃发的季节。 在此时一定要注意静养,工作生活尽量不要大动干戈,一切以安稳为主,保持心静平和,等来年生气勃发,再做一些大的调整。 动形养生 古人说: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人只有运动起来,才能有精力,少生病。 冬天在家里待着,并不是让人一直躺着、坐着。 而是不要剧烈运动。 在室内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可以打打太极,慢走散步。 运动以平缓为主,活动筋骨,畅通气血,以不出汗为宜。 饮食养生 《黄帝内经》里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吃饭不能挑食,不能没有节制。 荤素搭配,五谷杂粮,酸甜苦辣咸,都要吃一些。 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同时,冬天天气寒冷干燥,少吃燥热食物,比如花椒辣椒。 杜绝高油高盐,才能防止疾病,延年益寿。 经络养生 经络是中国人独有的发明。 《外科正宗》说:“经络不通则五脏不和,六腑不通。” 意思是周身气血的运行,一定要通畅。 很多人到了冬天,手冷脚冷,往往就是因为气血不通。 平时可以多泡脚,多按摩。 注意温补,适当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进补养生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饮食疗法很重视。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维护健康的根本。 三九时节,主肾阳。 肾喜温,肾阳不足则容易扰乱内分泌,影响免疫系统。 可以多吃一些温补肾阳的食物,比如牛羊肉、胡椒、韭菜等。 但是吃多了,也会导致上火、便秘。 所以也要注意吃些白色食物,像是白萝卜、莲藕、冬瓜、白菜等。 修身养生 孙思邈有言:“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要从修身养性做起。 最好的养生其实是修身养心。 一个人只有心态良好,才能百病不侵。 三九时节,天地寒冷闭塞,加上雾霾天气,很多人心情容易低落。 此时不妨听听音乐,读书运动,主动排解情绪。 心态健康,身体自然也就会好很多。 调气养生 古人认为,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抵抗病邪,增强脏腑功能之作用。 调气养生法就是通过对人体呼吸的调整与锻炼,使人的真气积蓄和运行,从而起到调和气血、按摩内脏,达到祛病延年之目的的养生方法。 调气养生的方法,主要包括调身、调息、调心三个方面。 在冬日早上,起床时候,可以先通风,保证空气清新。然后在床上坐定,调整好身体的姿势,安定身心,摒除杂念。 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呼入空气进入最大限度,然后牙关轻闭,慢慢呼气全部吐出,如此一呼一吸连续30次。 有利于缓解肺部诸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等。 减毒养生 人体的毒素产生于新陈代谢中产生的代谢废物、肠内宿便及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所产生的毒素。 正常情况下,人体排毒无碍,但是有时候因为饮食的原因会导致身体排毒不畅。 三九之毒,主要是因为“伤于饮食”。 寒冬腊月,人体为了进补吃了太多高热量的食物。 肝脏负荷过重,很难及时排出废物,所以人容易生热,也生痰。 所以要保证饮水摄入,每天八杯水,冲洗体内的毒素,减轻肾脏的负担。 同时可以多吃蔬菜、水果、醋,提高肠胃蠕动,促进体内废物排出。 地瓜、糙米、芹菜、萝卜都是不错的选择。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