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至,最冷“四九”天,做好3件事,健康到春天!
大寒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 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 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大寒吟》 宋•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除了气温低,此时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 所谓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记住下面这3件最重要的事,平安度过这一段最冷的时间,就能健健康康到明春! 01 第一件事:防寒 大寒期间,天寒地冻,寒邪侵人,易使人体气血流行不畅,血脉筋脉拘急, 所以冬季是脑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关节痛、感冒等疾病的多发季节,保暖也就变得异常重要。 中医认为,头是各条阳经会聚之处,心为阳脏贯通胸背,寒易从脚而生。 因此,头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点保暖的部位,年老阳气弱者更应注意。 具体来说,防寒一定要护好下面这4处! 护头颈 头颈受风寒侵袭,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头痛,甚至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 帽子围巾戴头上,保暖护身好健康。 护腰背 后背是人体督脉的循行之处,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建议: 平时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50~100遍,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护腹部 腹部是连接身体上下的枢纽,人体身上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此,如神阙、气海、关元等。 建议: 腹部保暖除了平时要保证穿着外,也可两手搓热后按摩腹部,来提高自身的驱寒能力。 护双足 脚踝部有200多个穴位,是人体“小心脏”。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 建议: 每天用热水泡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全身都暖和起来。 每次泡脚20分钟,水温42℃左右最佳,同时可按摩脚掌的涌泉穴,起到调理脏腑、舒通经络的作用。 鞋袜最好保暖透气、吸湿性好。 02 第二件事:多吃温 羊肉可称得上是这个时节的“明星食物”! 《本草纲目》中对羊肉作用的描述: “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03 第三件事:防干裂 冬季是手足皲裂症多发季节,不少人手指头、脚后跟裂口、出血,严重者甚至继发感染,疼痛难忍。 不妨试试这几招: 1、 减少用凉水的次数,避免皮肤因受凉而减少对皮脂的分泌。 2、 晚上用热水浸泡手足后,涂上防裂油、甘油、凡士林等,再戴上手套或用塑料袋裹上,促进皮肤吸收营养。 3、 每次洗手后都要涂抹护手霜。 4、 有足跟开裂的,不妨试试橘子皮泡水。橘子皮3—5个,放入盆里加开水泡2分钟,先洗手再泡脚至水不热为止,每天晚上洗一次,连洗3—4天,手脚干裂粗糙就消失了。 5、 冬天开暖气比较干,可以在室内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 6、 长冻疮可以取艾叶6g、花椒7粒、葱白7根,洗净切好,都放在锅里熬成汤,每天晚上清洗冻疮处。对于手脚部位的冻疮,可以用橄榄油等植物油外涂并按摩,可缓解症状。每天涂抹2-3次。耳朵被冻伤,用生姜熬汤,直接涂抹在患处。坚持涂抹即可。如果冻疮破溃,及时到医院做清创处理。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