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序
- 分类

2019-12-11
最后,谈谈禅定的法系及其分类。 佛法无边,禅定无量,八万四千法门,总摄于定。故其分类,至为繁颐。因所持立场、角度以及针对的对象、对境千差万别,分类也就重重无尽了。经论所说,各有当机,侧重不同,立说自异。如: 一、《楞伽经》分四种禅: (一)愚夫所行禅 (二)观察义禅 (三)攀缘真如禅 (四)诸如来禅 二、天台止观立三种止观或四种三昧: (一)三种止现 1.圆顿止观 2.渐次止观 3.不定止观 (二)四种三昧 1.常行三昧 2.常坐三昧 3.半行半坐三昧 4.非行非坐三昧 三、宗密禅师立三宗五味禅: (一)三宗 1.息妄修心宗—有

2019-12-11
第一阶段 主要是了解一、二指禅的基本手型.知道一、二指禅的动作、规格、姿势、方法及要求。了解此功法的全部内容,在大脑中建立初步印象动作。功法所有示范动作都分正面和侧面两种,每一个示范动作都是真实禅定功夫,是作者亲身示范。作者以具体、直截了当、一点就明的讲解和分解示范动作的手法,使练习者一看就明白,就能够充分地掌握要领,提高功力。 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教学内容,按照本书编写顺序、规格、要求,由基本的手型过渡到具体功法上.动作从易到难,每一个环节都紧紧相扣。动作安排合理,使练习者

2019-12-11
现谈谈有漏禅—世间根本味禅。 一切众生,皆有初地味禅,若修不修,必定当得,故此乃禅之根本,一切上妙胜定,莫不依之出生。这段话就是说,众生皆有佛体,都可以通过修禅定即生成佛和即身成佛,就是即生即身成佛。学佛者一般都知道人人皆有佛性,所以人人皆可成佛。殊不知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心息相依,身心不二,物质和精神是分不开的,人的肉体和人的心灵是分不开的,佛性和佛休也是分不开的。所以人人皆有佛性,人人也就皆有佛体。这只是浅略的解释。 进一步的秘密解释是,吾人凡夫肉体,血肉之姐,只是一个“粗身”,相

2019-12-11
谈起佛家禅定,有人就会问:什么叫禅定?它在佛法修证中占有什么地位、有那些种类、如何修证法,等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我这一讲就想从这些基本问题谈起。 首先谈谈禅定在佛法修证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和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佛法小乘的根本教义在业力,它的修证是在业力上起修四谛;佛法大乘的根本教义在般若,它的修证是在般若上起修六度。而四谛六度又都可以统摄在三学中。所谓三学,就是佛法中常讲的戒学、定学、慧学,叫做三无漏学。禅定就是其中所讲的定学。现列一总表以明三学的大旨。 1.戒学—禁戒—止恶修善—摄心为戒 2.定学—

2019-12-11
其次,讲讲禅定的界说及其内涵。 禅定一词,名相繁多,而又复杂。因为修持的对境不同,禅定的内景就相异;因为修持的方法不同,禅定的行法就相异;因为传授的派别不同,禅定的讲解就相异。以致禅定有广义,有狭义;有正义,有旁义;有本义,有衍义。总之,名实交错,界说不一。 汉语禅定,来自梵语“禅那”(Dhyana)的音、汉语静定的义,是一个梵汉复合词。禅那,略称禅,或音驮南、持阿那。义译旧日思惟修,新日静虑,又译为定、弃恶、功德丛林。对这些禅定名相,要简要解释一下,对正确认识禅定有好处。 为什么叫思惟修呢?是讲思惟所对之境

2019-12-11
(问:目前盛行的气功,源流如何?它与道家的丹功、佛家的定功有何区别?) 我想从气功本身内在的联系上谈谈。我讲的题目是:气功、息道与丹功、定功。气功、息道与丹功、定功,这三者是有区别的。气功是在一呼一吸上做功夫,而息道是在呼吸的转折上做功夫,即呼转变为吸或吸转变为呼之间的一停上面做功夫。气功主要是在十二经络上发生作用,息道主要是在奇经八脉上发生作用。气功在生活力上做功夫,息道则在生命力上做功夫。它们的区别点还很多。 中国气功主要来源于六大家,即佛家、道家、孺家、医家、杂家、兵家,最主要的是佛、道二家。佛

2019-12-11
讲了佛法禅定三大系之后,有人希望详细介绍一下三大法系的内容。我想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如来禅法系的内容。下列两表可以图示如来禅定法系的大体分类及基本内容(见表一、二)。如两表所列,如来禅有四大类,即: 一、有漏禅—世间根本味禅 二、亦有漏亦无漏禅—世间根本净禅 三、无漏禅—出世间禅 四、非有漏非无漏禅—出世间上上禅关注平台学习更多国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