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
更多
首页
更多
经络
更多


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医学特有的名词。穴位内连脏腑,外络枝节!古人云: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者也!

经络检索


帝王功-房中术 金枪不倒 百交不泄
更多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是经络的起始点,是经气运行的初始,因而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日本医家提出,百病来与感冒,而肺气与大气想通,最易感受风寒燥热,因而保护好肺脏是养生的一大要务,更有肺为娇脏之说,如果一个人的肺不好,那么呼吸系统疾病便缠绵不愈,因而肺经十分重要,今就手太阴肺经做简单解释,以供患者朋友参考!


我谈肺经
学习中医经络,第一条要讲的就是手太阴肺经。伟大的中医认为气血是一个人的根本,失去气血,人将面黄枯瘦,少气无力,毫无精神。而人的气血在夜里3点到5点(也就是寅时)开始冲击肺经,所以此时若出现症状,我们通常要考虑到肺是不是有问题。

曾治过一个妇女,每到冬季总是在凌晨4点钟左右躁热出汗,白天则畏寒怕冷。诊断她为风寒束表,心火内盛,典型的"冰包火"。但其发病的根源是肺气不足,无力助心火以驱散风寒,必借寅时肺经气盛才能发汗解表。所以我用艾灸对神阙进行重灸,以补肺而助其宣发之力,顺势而为,几次竟然效如桴鼓。 《内经》上说肺为"相傅之官",就是宰相大人,可见其地位之重要与尊贵。

可是在实际治疗应用方面,很少有人对肺经 格外地重视,治疗范围通常局限在感冒、咳喘上面。如果初学者都是这么学习的话,恐怕终是管中窥豹,难见真貌了。 其实肺经的功效何其巨大,上可疏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

岂是一个咳喘可以涵盖?即使是咳喘症,也很少由肺经直接引起,多是其他脏波及。由肝火引起的叫"木火刑金",祛肝火就好;由肾虚引起的叫"肾不纳气",补肾气辄效;由脾虚引起的叫"痰湿蕴肺",健脾祛湿最佳。

还有外感咳嗽,多由风寒引起,那就赶走膀胱经之风寒好了。通常咳喘的病总会迁延不愈,古时便有"内科不治喘"之说,其实多是因见肺治肺,有痰化痰,宣来降去,不治根本,才成痼疾。

肺本是娇脏,最怕攻伐,所以"调诸脏即是治肺"实乃真知灼见。 "诸气者,皆属于肺。"《内经》的话句句都是金玉良言,须仔细体悟才行。所以,气虚的培补、气逆的顺调、浊气的排放、清气的灌溉,都可以通过调节肺的功能来实现。这是多好的治病思路,怎么可以轻意地一带而过呢?很多人只喜欢从别人那里求得个偏方秘招,并视如珍宝,可《内经》中遍地黄金却无人捡拾。


●循行路线
手太阴肺经,从胃部(中焦)开始,向下与大肠联络,再从大肠回来,沿着胃的上口,向上通过膈肌,入肺脏。

再从肺脏上行至喉咙部横出,走到腋窝下面,向下沿上臂的内侧,行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向下到肘弯中,沿着前臂的内侧,到腕后桡骨茎突内侧边,从腕后(寸口处)到大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延伸与大拇指桡侧的末端。

手太阴肺经的分支,从腕后桡骨茎突的上方分出,向手背面到食指桡侧的外端,经气在此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


●主要腧穴

本经腧穴从中府到少商共11穴,左右共22穴。两穴在胸上部,九穴分布在上肢掌面桡侧,首穴中府,末穴少商。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 、太渊、鱼际、少商等。

●肺经不通的常见症状
肺经不通的症状就要根据肺脏的属性了,首先,肺主皮毛,因而很多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等均与肺脏有关,其次,肺开窍于鼻,当下社会,特别是婴幼儿孩童竟然大多有过敏性鼻炎的问题,这些都是肺经堵塞,感受寒凉所致!
更包括以下症状,如肺气不足,则人少气不足,声息低微,如肺热,则出现咳血,热气冲鼻等问题,另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气短、胸翳、面色皮肤无华;怕风、易出汗、咽干咳嗽等均属肺经不通问题。

●肺经的特效穴位功效
本经腧穴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肺主气司呼吸,故气短、呼吸不利等病症可取该经穴位治疗;肺开窍于鼻,在声为咳,故该经穴位又可治疗咽喉疼痛,咳喘、咯血等病症。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宣则大肠传导失职,故肺气郁闭导致的便秘、痔疮等大肠病变,亦可选用肺经穴位进行治疗。

在灸疗的过程中,肺经的穴位也是相当的重要,下面我仅举几个常用的特效穴位,供患者朋友参考,若有更多疑问,请咨询我们!


首先孔最穴可止痔疮之痛,其次,少商穴和鱼际穴  点刺放血可泻热止咳等!

首页
更多
手太阴肺经所有穴位介绍
更多
首页
更多

收起

取消
  • 官方首页
  • VIP智慧
  • 客服中心
  •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