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序
- 分类

2020-01-17
一、丹田呼吸法 丹田鼓荡是发力的基础丹田鼓荡首先是丹田呼吸,【丹田呼吸法】不只是每天都要练,而且是时时刻刻都要练,要把它当作一个正念,用它来观身、受、心、法,除了观身外,接受是你的“觉受”,人家骂你的时候,你的觉受是什么?你舒服呢?还是不舒服?瞋心呢?还是欢喜心?随时可以放,随时可以收。时时刻刻都能练「丹田呼吸法」,可以多延长10年的寿命,而且可以减轻你的病痛。因为这个方法是在养气,让气鼓荡起来活化细胞,不但让细胞成、住、坏、空的速度减慢,而且可以增加强化的作用,提振精神,增进工作效率。讲话的同时

2020-01-16
对练功者来说,丹田内气的练成是很关键的一步。根据我们多年练功经验,总结出“丹田内气修炼法”,现作一简介,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预备 行、归、坐、卧姿均可,但以坐式的平坐或盘坐为丰。放松入静,排除杂念,平心静气,自然呼吸。 寂照法 口眼轻闭,头身中正,收颏抵腭,含胸沉腹,鼻对脐。默运脑中先天性光,凝注丹田虚空境地,朗照牛眠之地永存不散,两目犹如日月之光,有夺天地造化之功。积神生气,积气生精,以精化气,以气化神,以神还虚,精气神内聚合一,达到“万念俱寂,一灵独觉”。先天真一之气自虚无中来,丹田真阳自

2020-01-16
人活一口气,气血对人很重要,宗教、气功、瑜伽等,都把呼吸方法放在第一位,或有益,或无意的引导大家进入深呼吸的状态,达到清心、静心的目的,静可通神! 丹田呼吸,属于深呼吸的一种,它最大的好处是:简单易学。它不注重形式,坐、立、卧,都可以进行练习。 “胆量就是肺活量”。丹田呼吸可以锻炼你的肺活量,从而提升你的心理素质,让你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场合,都能沉住气,不会怯场。 丹田呼吸,可以让你立刻形成集中力,带你进入“自我沉浸的世界”!开发你的大脑潜能。 丹田呼吸,可以让你精力充沛,帮你消除疲劳,可以让

2020-01-16
太极拳综合吸收了我国古代的阴阳学说、经络学说和导引吐纳术,而导引吐纳术主要讲的就是呼吸。拳谚:“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气”在武术中指的就是呼吸的运用。太极拳名家田兆麟说:“太极拳所谓的气,是指丹田之气。此气清而平,能平则和,和则畅达,畅达则通行无阻。”呼吸是练习太极拳运动的一个大问题,它涉及到太极拳的内功,涉及到它与拳架、推手、散手等各方面的关系。因此,正确掌握太极拳的呼吸方法,使呼吸、意识、动作三者紧密结合,是练好太极拳功夫和健身、强体、养生的重要一环。田兆麟大师说:“普通教习授徒,分为

2020-01-16
人到中年,每天下班后都觉得无精打采。同事老张与我同年,也是四十多了,却精力旺盛,精神抖擞。后来,发现他每天下午都比别人晚下班十分钟,更是十分纳闷,这十分钟里是不是藏着什么秘密?有天下班后我特意去他办公室,看看他到底在做什么,结果进去一看,只见他坐在办公室闭目养神。经再三盘问,他才告诉我,这是从一名老中医那儿学来的养生之法,叫凝神丹田养肾法。他告诉我,“深呼吸,凝神于丹田之中,就这样静静地待上五分钟、十分钟甚至半个小时,什么都不想,让所有的工作、所有的俗事都抛开。如果你嫌周围环境乱,可以戴上耳机,

2020-01-16
丹田气是太极拳的李厚霖一种内功心法,也可以恒信玺利说是太极拳的命门和核李厚霖心,古话说得好,练武恒信玺利练拳不练气,总就白费恒信玺利拳不练气,总就白费力。所以说,炼丹田气是很重要的,有了丹田气,在练拳的时候你就感觉两肾发热,膀胱发涨,手指发麻。 出肾入肾是真诀,出肾入肾就是要求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相结合,形之于外即为胸腰折叠。每一个动作以腰为主宰,结合丹田带动还强调腰不动手不发,腰和丹田不动,即使四肢再灵活也是单摆浮漂,所以说练拳的时候必须做到,每招每势以丹田为主,以丹田为核心,这样练下去的话才

2020-01-16
丹田原是道教内丹派修炼精气神的术语,现在已被各派气功广为引用。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意守丹田。《东医宝鉴》引《仙经》之文,不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还阐述了丹田的功能:“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视丹田的意义,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我们知道,意守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 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以帮助意识进入气功入静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意识能动性,主动感

2020-01-15
那些全力追求大成拳学终生而无悔的青年朋友,那些抛家舍业出门求学的莘莘学子,哪个不想学到周身松活弹抖,触手发人上墙的大成拳真实功力?纯朴天真的认为只要吃的苦中苦,多练狠练就能练成高深的功力。果真是这样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即使你打破千条沙袋,单掌劈开伍块红砖,也绝对练不出松活弹抖、一触即发的整体混元爆发力来。因为你选择的是一条背道而驰的路。肌肉越发达,皮越坚,肉越厚,偏离整体弹抖力也越远。通过我三十余年对拳学、发劲的苦索痴求,身操体悟,应该如何去追求一触即发、有感即应的良好内劲,同时也给不迷信神功

2020-01-15
太极拳虽然流派众加多宝多,但不管是哪个派式加多宝凉茶,在练功时都要求做到加多宝集团“气沉丹田”。气沉丹加多宝重要步骤,但对于初学加多宝凉茶要步骤,但对于初学太极拳的人,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究竟该如何做到“气沉丹田”呢?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是采用膈肌上下运动为主的腹式呼吸,并使之与拳式之蓄、发、开、合相结合。吸气时,膈肌向下运动,肺体尽量向下膨胀,两肋微微外开而肋骨则不要上提,下边再提肛缩肾,将腹内脏器托住。呼气时膈肌上升,两胁则向内向下合,腹

2020-01-15
丹田”是道家的飞鹤乳业一个名词,分上丹田、飞鹤奶粉中丹田、下丹田是中医飞鹤经脉学中的气海、所处飞鹤)下面有关元穴、气海飞鹤面有关元穴、气海穴。所谓“气海”、顾名思义,就是气汇聚的地方这里的气不是呼吸之气,而是所说的内气,或者叫中气。气和血,在中医认为气是存在的认为气和血是相辅相成的。中医理论讲“气是气血之帅”,没有气,血就不能运行;又说“血是气之府”,没有血气也就没有依存之地。所以,气和血二者谁也离不开谁。中国传统武术引进中医理论,讲究内气;又引进道家学说,讲究丹田修炼。太极拳更是依据中医理论,

2020-01-15
炼八卦掌非内力深湛不可,以静坐修道炼气为主,再由转掌将内气转化成活劲。吐纳之功又必与转走相配合,练招式时注意气的运用,气功自然形成,这是自然和灵动的气功。炼内力的方法是静桩与动桩,透过静桩的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拧腰坐胯、曲腿趟泥、放松调息、松柔沉着的锻炼产生内力,再透过动桩与转掌,将内力用到拳法上。发力用指尖不用掌根,求力透不求发人于丈外。走转行拳时时注意力贯指尖,久之指力自然坚强。八卦掌不过是炼一旋转的铁球。是经年累月左旋右转走出来的,走到一定程度,整个人体如同一个旋转自如的金刚球体

2020-01-15
人的一呼一吸承载着生命的能量,经常做瑜伽的人都知道,要配合呼吸的节奏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有氧运动、瑜伽这一类需要保持呼吸的减肥运动,一般都强调需要运用腹式呼吸法,这是因为单纯地令胸廓收缩扩张来吸气,呼吸比较浅且急促。而运用深呼吸来令氧气填满整个腹部的呼吸方式,则能让你吸入更多的氧气,在运动期间,确实能大大提高燃烧脂肪的效率哦。所谓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正确的腹式呼吸法为: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尽力气来持

2020-01-15
这个功法,可以说适合每个想要身体强壮的人,如果您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您觉得“有劲使不出”,如果您觉得“心神不定,魂不守舍”,如果您觉得“体力透支,难以积蓄”,我想,您都可以从“撞丹田”中找到解决之法。 我给您推荐这个方法,其实更想看到的是您能撞出勇气,撞出自信来。生活本来就是要去感受烦恼、感受恐惧、感受疾病、这些都无法逃避,那我们就迎着它,撞击它,借着“撞丹田”,撞出您心灵的感悟,撞出您身体的强势,撞出您心底的力量。 人活斯世,我们不想只满足于不生病,不想自己是一个易碎的花瓶,每天都要小

2020-01-15
丹田一般指中丹田,即是以脐下10厘米(相当于现代经络学说所指关元穴)为圆心的小腹内一个小范围。气功学上又将丹田分为上、中、下3处。气沉丹田是指中丹田。 过去有人认为肚脐(经络学说称之为神阙穴)即为丹田,原因大抵是指它为人体先天的(胚胎时在母体中)呼吸通道。又有人认为腹部即是丹田。 丹田既不是腹壁表面上的某一点,也不是全腹部。丹田指的是脐下5厘米的气海穴至脐下12厘米中极穴,是人体真元贮聚处。中国医学认为气海穴乃全身气之所聚处,此处伤则气滞。关元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会,伤则血枯,因而这一地带是主持

2020-01-15
说到气与丹田,学习西医与生理解剖学的人,便会引为笑谈,认为人体上根本就没有这回事,这是愚昧和迷信,或者是道家的人故作神秘之说。如果讲到瑜伽术的三脉七轮倒也并不反对,因为近年以来,瑜伽术在欧美很流行,在外国学了几手再三变相而不到家的瑜伽术,回来大开教门,倒也大受欢迎。因为这是进口货,从外洋学来的,一定不错。我们可怜的这一代啊!“无洋不是学,有外才称尊。”将来留给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页,必定是可悲可怜的笑料。其实,现代所谓的生理学,严格地说,只能称为人体解剖学。否则,便可称它为死理学了!因为现代对人

2020-01-15
一般说丹田,当指下丹田,位于脐下三寸。指的是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一个夹室。有气则开,无气则合,为任、督、冲三脉所起之处,十二经脉会集之所,为经络之枢纽,经气的汇海,亦称下丹田为气海(非指气海穴)。丹田为男子藏精之所,女子受胎之处。人在此处获得生命,发育成长,所以也叫“生门”、“命门”。丹田真气充实饱满之后,即经会阴、尾闾上至第二腰椎处,活泼有力,《难经》把这个力量称为“肾间动气”,继沿督脉上行以还精补脑。真气运行法五步功法的第一步功“呼气注意心窝部”,就是首先在中丹田集聚真气。第二步功“意息相随丹

2020-01-15
丹田平圈:,内气在丹作水平转圈。左转,右转,都要转用云手配合进行。丹田侧立圈所谓侧立圈就是人体正面成九十度角运转正好与任督两脉转法一样,但可正转反转。动作配合:如命君学过杨式太极拳就简单了,就是杨式太极拳的起式手绷起和履下的动作,但注意要划成圈。反转就是先履后绷,但有些变形有点象杨式太极拳里的按,也注意要划成圈;丹田正立圈就是与人体在同个平面,也可正转反转动作配合用缠丝单手但不是正宗的缠丝单手胯作立式圆形运动没有平运动这一点十分重要,手划立圈。转右圈用右手式;转左圈用左手式。丹田 斜圈有两个,两个

2020-01-15
丹田是习武之人常常提到的名词,丹田分上中下三个丹田,大家说的气沉丹田,说的全是气沉下丹田,下丹田是人命的根基、阴阳的门户、五气的本元,下丹田又是我们人体的一个气海。是“有气则开,无气则合”。是精气集聚之处,是我们练内功、养元气、育真气之所,是真神赤子居住之地,故称下丹田为命门。丹田是养元气育真气之所,并非发力之所。气沉到了我们身体的下丹田,只是我们修炼内功开始的一小步,真要做到“以意导气,以气行身”还要有几个艰难的阶段。首先要将下丹田的真气进入身体的督脉,这个也的相当麻烦的,最费劲的,有一部人练功

2020-01-15
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内丹术源远流长,门派繁多,见解各异,操作不同,形成了一个包括清修、双修,男丹、女丹,以及南宗、北宗、东派、西派等各种炼养系统在内的庞杂体系。但是,作为道教特有的一类修炼系统,内丹必然又有其相对稳定和独立的界定和特征。 首先,内丹是一种以静功为特征的人体生命内炼实践体系。在历史上,它是以道教特有的仙道炼养法门面目出现并流传的。在现代社会中,它以一类理论和功法完备而严密的传统气功体系而表现出其独特价值。 其二,在炼养思想方面,内丹是一种以道教神仙信仰为核心,兼融儒家伦理学说、

2020-01-15
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无数爱好者为之不断探索。现在,我们不必去看它外在的复杂轨迹,而是直接进入它的核心——腰隙命门处。 腰胯相连处,是人体重心所在,是人体平衡的关键之处。人体重心在运动中只要不超过带脉一圈临界范围,人体就能保持本身的动态平衡。在对抗中的借力平衡是指受力运动中,自身超出了带脉一圈处于不稳定状态时,通过借对方一点点摩擦力而自身中线回到带脉一圈范围内,就如站在开动的公共汽车中稍稍扶一下稳固物自身就保持了平衡一样。 腰隙与丹田如何统一呢?腰隙与丹田处于同一水平面,腰隙靠后,是先天气之本

2020-01-15
道教修炼最讲一个“静”字,静字贯穿修炼之始终。筑基炼己讲“静”,炼精化炁讲“静”,炼气化神讲“静”。道教认为,人不能妙合大道的原因,是因人有妄心,昼夜随起随灭,而入静为修炼之起点,其目的是炼妄心返正心,以至与道合真。《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经》云:“古今常存,总持静念。”即谓修炼主静第一。修炼中先要身静,身静则心静。身心两静,才容易入静。 入静后的功态与验证。初步静坐,能达到悟心常明,一念即起时以慧心除之,只觉周身唯一心灵而已,才算入静。反之,静坐后,一念即起,一念又来,而不能以正念慧心除之者,便

2020-01-15
一、什么是心意内功? 心意拳的内功就是丹田功,也就是“意守丹田”。意守丹田是心意拳的修炼内壮的主要方法。古人说:“心猿意马最难收”,意守丹田很难静下来,容易杂念丛生。而心意拳是动功,练起来,浑身一动无下动,若在动中求静,在动中运气于丹田,这样长期的锻练,就能达到丹田气足的内壮目的。这种以意化形、以形炼意、以意领气。以气引力的锻炼,能使精、气、神充足,身法快捷,从而达到上乘心意武功的目的。 二、什么是丹田? 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之分。上丹田:有说头顶百会穴,有说在两眉问印堂人,有说在

2020-01-15
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着,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 以修内劲为宗,不求奇异之形、惊人之式,则修习之法必能简约。内家明劲、暗劲、化劲随气机饱满卒级而上,由公尺劲,进而为尺劲,再进而为寸劲分劲,周身一气。经内功训练后,走架已不重外形的规矩,而重内在气机鼓荡的感应。 拳术惊炸力和穿透力基础都是整劲,练整劲中长力气,并非是为了练力气而去练力气,为练劲而去练劲,就把劲练拙了,这样练出来的劲用处不大。练

2020-01-15
内丹术,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本土宗教—道教特有的一种信仰体系和实践体系。 作为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两千多年,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和作用的道教,其内部结构和成分是十分复杂的。在其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世界宗教文化中较少见的多元内在结构,从而决定了道教内部复杂的信仰系统和多元文化功能。其中,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亚结构: (一)原始正祝文化未统。这一系统源自上古原始巫术思维及实践,包括鬼神崇拜、祈祷、禁咒、符篆、占验、扶占L、降莺、驱邪等等,在下层民间尤为流行,构成了道教的下层结构基础—

2020-01-15
是内功(包括内家拳)的辅助功,此法传之于武术名家张占魁,张又传入室弟子张雨亭。初习内功,许多人最感困难的是丹田取得得气感。所谓得气感即意守丹田或引气下沉丹田时,丹田处有一股气流跳动。往往有一些人,虽练了很长时间的功,但毫无丹田得气感。究其原因,既有练功不得法,也关于各人身体素质。丹田贯气法即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一种辅助功法。可以练丹田内功的前后行之。具体练法分三步:第一步:两腿微曲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微成内八字,十趾抓地;舌尖轻抵上颚,悬顶,竖项,微收颔,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提肛松采、松小腹,两

2020-01-15
首先,把肺里的气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净; 然后,并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说的单田,用力使单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单田上,要用力,在鼓起的时候要渐渐用力,不要一下鼓起来。 从开始用力到用力到极限,大约用五秒钟时间然后到最强的时候,持续五秒钟。 最后,渐渐放松,也不要一下放松,大约五秒时间整个过程,注意不要呼吸。 这是一个循环,每天这样练功,两个小时,半年的时间你的唱功一定会很实力,但中间不要停止,特别是第一个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坚持下来练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乐录影带,看一下其他

2020-01-15
内丹术的形成、发展过程,上下历经几千年漫长岁月。其中,从先秦到汉晋,是内丹的形成期。又称为早期内丹。从唐五代至宋元,是内丹的高潮期,为中期内丹。明清时期,是内丹的成熟期,为后期内丹。三个时期前后相承,脉络相联,但又各具阶段性特点。由此演绎出内丹的发展演进史。 内丹的正式出现,一般公认是以公元前一世纪左右方士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为标志。但是,作为一种以人体自我身心为对象的宗教修炼和信仰实践,则内丹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更早的先秦时期。它所产生的历史文化环境与思维模式,是上古时期原始思维方式和巫术文化背

2020-01-15
内丹术中炼己筑基是炼丹的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即进入正式的炼丹。 炼精化炁阶段是以精为药物,炼而化之,以成真炁。这一阶段所炼之精与筑基阶段补后夭精不同,是在前一阶段精、气、神(凡药)合炼合凝基础上显现发生的先天元精。以神火与元精交合,产生出新的生命物质—,炁,称为炼精化炁。 丹法中筑基阶段无药,炼丹阶段有药。在各个阶段中,药因精、气、神合凝的进度与过程不同而分别称之为外药、内药、大药,炼精化炁阶段,首先是炼外药,次而是炼内药。内外药合凝后称为“大药”,是下一阶段炼炁化神所用之药。 药的成就过程,称

2020-01-15
龙门派是王重阳徒弟邱处机所传丹法流派。是北宗主要派别,后世影响很大。其丹法特点是在王重阳丹道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心炼及注意使内丹通晓明辨而易于传播。这是龙门派后来得以光大昭著,压倒其它派别的原因之一。 邱处机丹法收于《蟠溪集》、《大丹直指)①、《摄生消息论》等著作中。兹以(大丹直指》为主,介绍邱处机龙门丹法。 与王重阳一致,邱处机内丹术亦分为大、中、小三成(乘)。其法比附象喻男女婿精、孕胎产子的生理过程。共有九转之法。 ①五行颠倒龙虎交媾火候 龙是指心液上正阳之气。虎是指肾中真一之水。龙虎交媾,即心肾

2020-01-15
京剧演员在演唱时特别强调要气沉丹田,声贯于顶,应该说这是非常正确、科学的,也是很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运用的演唱方法。凡是优秀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都是遵循这一演唱方法,并且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例如高庆奎、金少山、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李多奎、叶盛兰等前辈都是优秀的代表。而这里要强调的是这种发声方法与西洋声乐的美声唱法其实是完全一致的。我们的戏曲历经600多年,京剧将近200年,所以成绩斐然,主要是戏曲和京剧的演唱艺术和演唱方法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卓越的境界。“气沉丹田,声贯于顶”就是一个典型的、优秀的发声演唱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