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序
- 分类

2020-01-06
国际国学研究院提示:此篇达摩洗髓经元始钟气篇原文,是明代紫凝道人著,并非达摩已失传原版,但这篇明代洗髓经是发现最古老的。 达摩洗髓经元始钟气篇原文: 宇宙有至理,难以耳目契。凡可参悟者,即属于元气。气无理不运,理非气莫著。交并为一致,分之莫可离。流行无间滞,万物依为命。穿金与透石,水火可相并。并行不相害,是曰理与气。生处伏杀机,杀中有生意。理以气为用,气以理为体。即体以显用,就用以求体。非体亦非用,体用两不立。非理亦非气,一言透夭机。百尺竿头步,原始更无始。悟得其中意,方可言洗髓。 达摩洗髓经元始

2020-01-04
国际国学研究院提示:此篇达摩洗髓经原文,是明代紫凝道人著,并非达摩已失传原版,但这篇明代洗髓经是发现最古老的。 达摩洗髓经原文: 如是我闻时,佛告须菩提。易筋功已竟,方可事于斯。此名静夜功,不碍人间事。白日任匆匆,务忙衣与食。运水及搬柴,送尿与送屎。抵暮见明星,然灯照暗室。晚夕功课毕,将息临卧具。大众咸酣寝,忘却生与死。明者独傲醒,黑夜暗修持。抚辞叹今夕,过了少一日。无常迅速身,同少水鱼头。然而如何救,福慧须两足。四思未能答,四缘未能离。四智未现前.三身未归一。默观法界中,四生三有备。六根六尘连,

2020-01-04
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前,四指按在肾俞穴上(图46) ,吸气时,腰胯作逆时针转动,向右、向前、向左(图47) ;呼气时,向后、向右转动,一个呼吸转一周连做8 次(图 48,49) 。再以相反的方向转动8 次。左右转动可多至 64 次。转动时,要求头顶项竖,不能摇头晃脑。功理:腰为肾之府,肾为先天之本,肾有病则腰疼,肾气充则腰强有力。腰为躯干的 主宰,腰胯旋转加上呼吸,对脏腑起按摩强健作用。能促进肠胃蠕动,增进消化功能,并可 强肾,医治血液疾患。治疗腰椎骨质增生,效果更为显著。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 寸。关注

2020-01-04
动作:本动作是用剑指(或食指)揉按与耳听力有关时耳屏前之耳门、听宫、听会三 个穴位。吸气时向前向上,呼气时向后向下(图 22) 。以感到耳内有隆隆声为宜连续做 8 次,多可 64 次。功理:听宫为手太阳小肠经之穴,可影响小肠之盛衰,揉按之,不但可医治心腹满痛,还 可医治耳聋、耳内蝉鸣、耳生疮、齿龋、唇吻难、齿痛恶寒物、中风 口喎邪、手足不随。听宫:是手太阳小肠经之穴位。在耳屏前、下颔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处。听会:耳屏间切迹前、下颔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孔。耳门:耳屏上切迹前、下颔骨髁状突后绝凹陷中。叩齿动作�

2020-01-04
动作:两手掌将耳翼向前压伏贴住耳孔,十指相对放在脖子后边,以中指和食指敲击风府、哑门两穴,则耳内有 咚咚响声(图 20) ,至少敲击 36 次。手指之敲击动作快慢以舒适自然为原则。功理:由耳针图可以了解,耳部经穴通连各脏腑,然平时活动较少,风府穴为督脉、阳维 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对它敲击可以使面部和五官的疾患得到治疗。苏东坡说: “耳宜常弹”。“击天鼓”的功法使耳翼及耳内外各部肌肉组织活动起来,就可以治疗全身各脏器之疾患,对耳鼓膜塌陷、耳内蝉鸣能起改善作用。风府:在后发际正中直上1 寸。哑门:在后发际正

2020-01-02
动作:两脚并拢,膝益微屈,膝盖不能超过足尖,两 手分别置于两膝之上,劳宫穴对鹤顶穴,食指和无名指分别置于膝眼和犊鼻之上(图50) 。随吸气两腿屈膝旋转,先由右向前、向左转动,食指、无名指用力扣提(图51) 。呼气时,由左向后,两腿伸直再向右转动,手指放松,掌心稍用力下按。如此转动 8 次,然后以相反方向旋转 8 次。左右转膝可多至64 次。动作的快慢随呼吸而定,自然用力,气沉丹田。功理:膝为腿之柱,腿为肾之路。外感侵袭使膝关节疼痛麻木。如果肾亏,则膝关节屈伸不灵。本式可以治外感侵袭引起的膝部肿痛、麻木、屈伸不灵

2020-01-02
动作:用两手的掌根骨按在下眼眶上,指根骨按在上眼眶上,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搓;呼气时向里、向下揉搓,连转8 次,多可 64 次。以眼部发热、轻松为宜。若肝有实证眼有火,应再反方向旋转8 次(图 6)功理:眼部周围有很多穴位。 《黄帝内经》中说:“肝受血而能视”。眼为肝之窍,并与五脏都有关系。例如:瞳仁属肾,肾气充则有神,肾气衰则无光;角膜属肝,肝实病则角膜虹膜胀痛,肝虚病则内陷而困乏;球结膜属肺,肺热则变红,肺虚则发干并无光泽;内外眦(上下眼睑结合处)角属心,心气虚则眼角酸痛,心气实热则眼角发红肿胀;下眼泡属

2020-01-02
洗髓金经的特点,在于它把调整呼吸、按摩穴位和活动筋骨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肢体的活动导引气血的流行, 来清除潜藏在筋肌骨缝中的病邪, 进而使大气运行于全身各 个组织器官中。具有调整阴阳、修残补缺的作用,气感快而去病易。六字诀着重于吐纳,先 呼后吸,通 调脏腑气血;而洗髓金经则注重导引,先吸后呼。二者相辅相成,构成养气功的基本内容。通过洗髓金经的锻炼,加强某一局部的动作,可以治某一局部的病变。它的气有的按经络的通路走,大多数不是按经络的通路走,而是活动某一地方,意念就注意某一地方。洗髓金经是通过穴位

2020-01-02
动作:两手中指按在胆经的悬颅、悬厘两穴之间,拇指按在胃经之大迎穴上,食指插 入耳孔(图 21) ,吸气时稍用力上撑,耳内嗡嗡作响。呼气时稍用力下扒感到耳内有热气向外冒,做 8 次,多可 64 次。功理:食指撑孔可牵动耳膜增强其抵抗力,可治疗耳鸣耳聋症。按摩大迎穴可固齿止痛。悬颅、悬厘两穴受到按摩可使头脑清爽。悬颅:在头维穴至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中点。悬厘:在头维穴至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下1/4 与 3/4 交界处。大迎:在下颌角前 1.3 寸骨陷中。咬肌前缘、闭口鼓气时,即出现一沟形之下端,动脉应手处。关注平台学习更多国学智慧

2020-01-02
动作:两手提至面部,以剑指置于迎香穴,做旋转揉搓(图5) 。鼻吸口呼。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按,呼气时向里、向下,连做8 次,多可 64 次,如伤风感冒、鼻流清涕或鼻塞不通,尽可多做。功理:迎香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终结穴,与胃经相衔接。做这种揉按可以泻肺火,治鼻 炎和上呼吸道感染,还可以缓解阑尾炎的疼痛,以及治疗热症引起的头痛、眼睛痛。迎香穴 有上下之分。上迎香为经外奇穴,鼻唇沟上端尽处,能治鼻病及眼病。下迎香穴是大肠经之 终结处,为手足阳明之会。在鼻翼旁5 分处、鼻唇沟中。所以说“鼻旁五分号迎香”。主治:鼻塞、鼻

2020-01-02
动作:先将左掌放在大椎穴之上、五指朝同一个方向(图 19) ,随吸气之势,全掌如抓物之状用力紧握颈部,并向脑后上提。呼气时,手放松。连续做8 次,再换右手,重复上述动作。如此左右转换,多可64 次,应感到热气由督脉上冲直达头顶,然后到印堂穴下至任脉沉于丹田。以头脑感到清爽为宜。动作要任其自然,用力抓拿不可矜持。功理:玉枕关为通小周天之重要关卡,玉枕关并非玉枕穴,而是指大椎穴之上到风府穴之下的整个部位,是脉气上升的关卡。此处经络错综复杂,只靠督脉之自由冲击,历时需久,“拿玉枕”,就是用外力和内意导引促使经络

2020-01-02
动作:两手重叠,内外劳官穴相对(男子左手在下,右手压左手,女子右手在下)置于头顶,劳宫穴对准百会穴(图2)推动头皮旋转,一吸一呼为一息,一息转一圈。逆时针转八圈,吸气时由右向左转前半圈,呼气时由左向右转后半圈。如此再顺时针转八圈。然 后在百会穴上按 3 次,按时吸, 抬时呼,做时,不要低头,头尽量向上顶;吸气时吸天阳下降入井;呼气时引地阴之气徐徐上升,由督脉而升入泥丸宫。这是道家小周天之要求。如 十二正经、奇经八脉通透之后,可领气还原。百会运转时,下丹田随之转动,百会穴逆时针 旋则丹田亦然,百会顺时针旋

2020-01-02
动作:随吸气之势,两手如托球之状,由腹部经胸前自然抬起,至前顶距发际4 寸之通天穴上(图 3) ,以剑指在穴上揉按。吸气尽呼气时,两手剑指循鼻梁两侧向下按摩(图4) ,经迎香穴、嘴角、锁骨至胸部肺、腹部大肠部位,上下揉按三次,尔后两手垂于体侧。功理:鼻与肺有直接关系,鼻为肺之窍,外感内侵鼻先受之,风寒感冒鼻声重。百会穴 向前旁开一寸五分为通天穴,通天穴是 膀胱经的穴,但跟肺经有关系。可治鼻内无闻之苦,鼻孔旁五分处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迎香穴,有不闻香臭取迎香之说,此两穴通则肺火得清, 嗅觉灵敏,止痰嗽,增强肺脏

2020-01-02
旋转指腕动作:两臂向前平伸,掌心向下,沉肩坠肘,保持肩、肘、腕关节松弛(图 28),随吸气之势,两手同时依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到拇指之顺序屈指呈握空拳状,并顺势转腕使手心向上,五指舒开(图 29)。呼气时,仍按小指至拇指的顺序逐个内旋,使手腕旋转变为手心向下,恢复起势,依此动作要领重复 8 次,可多至 64 次。呼吸力求深、长、细、匀,动作柔和而有节奏。功理:两手手指为手三阴、手三阳的井 荥穴位,是神经末梢。指腕活动可疏通手三阴、手三阳,腕部活动可牵动阳溪、阳池、阳谷、腕骨、太渊、神门等穴。此式对腕关节和指

2019-12-27
《洗髓经》是昔日道家不传之秘典,其实就是呼吸导引之术。我只见到常奉之先生的明代 抄本,为“洗髓”、“伐毛”两部,但其内容虚玄不易理解。 《洗髓经》我最初受业于清末癸卯科进 士普照老人,以后悟彻大法师赠我辽宁千山抄本,二者式子不等。我根据多年的实践和生理活动的需要,去伪存真,删繁就简,并改变了原来的一些神秘的名称,整理编制为这 套二十三式的洗髓金经。《洗髓金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相传为达摩所授。宋代苏拭和沈括的《苏沈良方》中讲的叩齿、咽津、摩两足心、摩熨眼耳面项、按捏鼻梁、梳头等等,书中称为养生诀。

2019-12-27
动作:两手叉腰或扶于支撑物上,抬起左脚离地约20 厘米,并伸向前方。随吸气之势,脚向里向下扣,脚背 稍用力绷直,使足三阳经络之气下降(图 54) 。呼气时,左脚向外向上翻起,脚跟稍用力下蹬,促使足三阴经络之气上升(图55) 。如此随呼吸节律旋转,使足三阴三阳之气一升一降,达到调整阴阳之作用。如此左脚转动8 次,再换右脚转动,两脚轮流活动可多至 64 次。年老体弱者,也可坐在凳子上锻炼。功理:“人老先从腿脚老”。老年多肾衰,肾衰则常患脚跟痛、神经炎、脉管炎。足部脚趾端为神经之末梢,又连足三阳、足三阴,反映敏感,加强

2019-12-27
动作: 两手随吸气之势上抬, 手心向上, 以小指尖置于睛明穴上, 轻轻揉按3 至 5 次 (图13) 。吸气尽,随呼气之势五指舒开,指尖用力循膀胱经之攒竹、眉冲、曲差、五处、通天(图 14) ,胆经之阳白、头临泣、风池,由头部向下循按(图 15) ,经渊腋穴(图 16) ,指端向胸腹按至日月穴,渐转向下,继续按至环跳穴,两手自然垂于体侧引气下行,直至胆 经之足窍阴、 膀胱经之至阴穴内。功理:干梳头可以活动头部的经络,引气下行,用来泻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邪火 ,通调肝胆的气血, 降低血压, 对脑动脉硬化、 脑血栓症都有疗效

2019-12-27
动作:两手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于瞳子 髎穴和太阳穴上(图7) ,随吸气之势向上、向前揉按;呼气时向下、向后揉按。如此旋转揉按至少8 次,多可 64 次,最好至头脑清醒、眼内发热清亮、舒适为宜。功理:瞳子髎为胆经之首穴,分布着颧眶动、静脉,并有颧面神经与颧 颞神经,胆经盘桓于上下。胆为阳木,木盛则生风而为偏头痛之患,或颜面神经麻痹。肝与胆相表里,治肝 先治胆是由表及里的方法。所以,这个功法可以熄肝风而解晕眩,还能治疗偏头痛,颜面神 经麻痹、视神经萎缩、角膜炎、青光眼、远视,青年近视、视网膜出血以及夜盲症、屈

2019-12-27
肩部活动动作:肩关节向前转动和肩关节向后转动。肩关节向前转动起式:两臂徐徐抬起,手 心朝下(图 32) ,吸气时,两手翻转手心向上,向后拉至渊腋下(图33) ,随即两肩上提带动两臂旋转,使手心向里置于中府、云门两穴处(图34) ,吸气尽。呼气时,两臂内旋,肘高与耳齐,两手 背自然夹于两腮旁,指尖向下,转而向前伸平,形成手背相对指尖向前之式(图 35) ,呼气尽,此为肩关向前动之式。然后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上,如此动作连续8 次。向后旋转:向前旋转完毕,两臂在体侧自然下垂。随吸气之势,两肩向前扣向上提带动两 臂旋转,使

2019-12-27
动作:随吸气之势,两手心向上如托球状经腹胸徐徐抬起(图8)举至额角,劳宫穴对准头维穴(图 9) ,轻轻揉按至吸气尽。呼气时,两手下行,经面部循胃经向下抚摩,中指经胃经的第一个穴位承 泣(图 10) ,五指舒开抚于面部如擦脸之形,下行经口角旁之地仓,拇指经颊车穴下按,直至劳宫穴对准乳中穴时,两手指尖转而向下,拇指相对经胃部用力下推(图 11)食指经不容、承满、梁门、天枢、水道、归来、 直至气冲(图 12) ,引气至次趾尖端之厉兑穴内。连续做8 次,多可 64 次,以胸腹舒适为宜。功理:手三阳经荣于面,冒经的脉络布满面部,

2019-12-27
赤龙搅海动作:将舌伸出齿外,上下唇轻合使舌不外露,舌尖由右颊向左颊转动,一吸一呼转 一圈,左转 8 圈后再右转 8 圈。尔后,缩舌至牙齿内并抵齿,再左右各转 8 圈,多可 64 圈。内外转毕,津液满口,分3 次汨汨咽下。功理:舌在口内转动,可以活动腮腺、下颌腺和舌下腺以及无数 散在的小唾液腺,以分泌唾液助消化。现代医学认为,唾液能增强免疫功能,能消除致癌物质的毒性,能起返 老还童等作用。此外,舌和脏腑经络有密切的关系。舌为心之苗,心病都与舌有关。脾经连 于舌根、散于舌下。肾经也通舌根。肝经行颊里环绕口唇。喉咙发音更

2019-12-27
动作:屈膝下蹲。吸气时,躯干以腰为轴向左转动,右臂由体侧经胸前向左划弧(图43) ,使右手小鱼际置于左肩之井穴处,手心向内向上,眼随手走至肩井穴处,转向正后方 ;同时左臂由身体左侧摆向身体右后,手心向上向后,指尖直达秉风、曲垣之间(图44) 。呼气时,身体向右转动,左手由身后向身前甩至右肩井穴处,右手由身前甩向身体左后(图45) 。如此随呼吸左右转动,两臂活动如神龙之绞柱,至少8 次,多可 64 次。功理:本动作牵动任督二脉,大幅度的旋转,使脊柱与胸骨等都得到活动,腹部随之起伏 ,有助于通小周天,对于血液疾患、癌

2019-12-27
两脚平站与肩同宽,头正项直,百会朝天,内视小腹,轻合嘴唇,舌抵上腭,沉肩坠肘,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时微屈,含胸拔背,松腰塌胯,两膝微屈,全身放松,头脑清空,站立至呼吸自然平稳(图1) 。每节动作均起于预备式。呼吸法:顺腹式呼吸,先吸后呼,鼻吸鼻呼。吸气有意,小腹隆起;呼气自然。动作要点:在清静的情况下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引动作之快慢受呼吸节律支配, 体现“气为元帅,手足为兵丁”之深义,表现出“中和”之气。每做完一节可调息一次(动作同六字诀中的凋息) ,放松,恢复自然。意念活动:意念不可没有,但又

2019-12-27
动作: 两手剑指(食指和中指)置于风池穴上(图17) ,随呼吸之动作在穴位上揉按,吸气时向外向上,呼气时向里向下。针灸大成云:按之引于耳中。因此穴为手足少阳、阳 维之会穴,揉按时目内有清凉感、热感,耳中有气冲感。连做8 次,热胀感达到前额阳 白穴为佳。如果气感不明显可增至64 次。功理:风池乃风邪之聚处,故以风池名之。外感内侵,此处反应极快。风池穴为胆经之要穴又称热腑穴,其附近有枕动脉和枕静脉,又分布着枕大、小神经,为三焦、胆与阳维脉 之交会穴。颈项强直,揉按之则邪散而气通。所以这个动作对治偏头痛、中风感冒

2019-12-27
此洗髓经内容由国际国学研究院整编节选,出自明代正统道藏:太上浩元经 老君曰:浩元太真,君子之身。上下三官,保营精神。熙融视息,吐吸新陈。修实永固,位为仙人。洞房玲珑,上下相通。金炉玉几镇其中,却入三寸哺玄穹,还居中田移绛官,坚守灵关泉渊融,修此三者长雄雄。朱衣灵宾熙且冲,子能行之命无穷。巾金素盖成坚刚,下益玄池渍魄房,中起灵台坚明堂,调治神效修太仓,精气周游五神强,呼吸不报升苍苍。上元童子神之精,绛衣赤积居黄庭。南极老人尔修营,存神安性得长生。下元之神名谷玄,北极真人道之先。守帝金神五藏王,常持玉

2019-12-27
此洗髓经内容由国际国学研究院整编节选,出自明代正统道藏:蒙山贤者服气法 侧外,右胁着状,微缩两足,并着头向南面束,两手握固,傍其颐,闭取内气,极力开喉咽之,如此七咽一吐气。病时服气,一咽两咽一吐。功成,然后一七咽、二七咽一吐气,可也。又调息令出入气匀,准前又咽,都四十九咽,然复起坐之。坚膝座,两手相叉抱膝,闭气鼓腹二七或三七,气满即吐,更调息,特不得令喘赢,调讫又闭气,或二七三七一吐气,使腹调适乃休。或汗出,头足皆热,此气遍也。即常饱满,三关百节宣通畅适,行之十年登仙,老有少容。夫《旧经》皆存想

2019-12-27
此洗髓经内容由国际国学研究院整编节选,出自明代正统道藏:修养大略 《仙真经》云:夫人临终而始惜身,罪定而思迁善,病成方功于药,天网已挂,胡可这耶? 故贤人上士,惜未危之命,惧未萌之祸,理未至之病也。修真品有三:上年、中年、下年。上年者,二十、三十也。中年者,四十、五十也。下年者,六十、七十也。上年者早悟大道,识达玄微,髓壮骨坚,筋全肉满,从容履道,无不成功。中年者悟道已晚,筋肉骨髓各有其半,处在进退,如日中之功。下年者骨髓筋脉,十有二三,犹可补修,如日暮功矣。八十已上者,罪位已定,无可救之法。脑

2019-12-27
此洗髓经内容由国际国学研究院整编节选,出自明代正统道藏:食饮调护诀第十二 诀曰:服炁之后,所食须有次第,可食之物有益,不可食之物必有损。损宜永断,益乃怛服。每日平旦,食少许淡水粥或胡麻粥,甚益人,理脾炁,令人足津液。日中淡钙赙饪及饼,并佳,只不得承热食之,勃乱正熙也。煮葱毬羹可佳,饭必粳米大麦钙,益人。服炁之人,经四时,甚宜饮食之,此等物不必日日食也。任随临时之意,欲食之,鹿肉作白脯,食之佳。如是斋戒即不得食也。三十六禽神直日,其象乌兽不可食,枣栗之徒兼锤饼亦食得也。乍可馁,慎勿饱,饱则伤,心炁�

2019-12-27
此洗髓经内容由国际国学研究院整编节选,出自明代正统道藏:慎真诀 慎真诀曰:世上之人,率多嗜欲,损生伐命,今古共然。不早备防,悔将何及?《仙经》曰:夫人临终而始惜身,罪定而思迁善,病成而方求其药,天真已散,何可追之?故贤哲上士,惜未危之命,惧未祸之祸,治未病之病,遂拂衣尘寰,摄心归道。道者,气也。气者,身之主.。精者,命之根。爱精重气,然可庶几乎长生矣!《黄庭经》曰:方寸之中念深脏,三神还归老方壮。又曰: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忽之祸乡三灵没,但当吸气录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若当决海百读倾

2019-12-27
此洗髓经内容由国际国学研究院整编节选,出自明代正统道藏:调护诀 调护诀曰:凡修炼服气休绝之法,不居产房,不升丧堂,六畜死秽,一切杂秽不净中,驴马恶气之物,并不宜闻,况近之乎!.如见不祥臭秽,即须念解秽咒、,不然甚损正气。不意卒然逢遇已上之秽,则速闭气,自取上风,疾过则解之,兼两杯酒以荡涤之,佳。如恶气入,觉不安稳,即须调气逐去,勿留,又恐有逆气,勿使出,则却咽下,更纳气以逆之,当定,以手摩助之,便含椒及饮一两杯酒令散矣。如不散,亦不使和平也,斯必乃食油腻杂犯触正气。用意有省,当知向前所犯,必是忧